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9075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计算机已成为当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不断的改革,才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具实用性。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这几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更新。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和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的

2、教材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有些渐渐不常有的知识,可以删减,有些普及度越来越高的软硬件知识,应增加。比如,操作系统应由Windows XP更新为Windows,办公软件应由Office003更新为Office007,减少五笔输入法课时,全拼、智能ABC、微软拼音输入法可以删减,增加搜狗输入法,难学、不实用的理论知识适当删减,增加易学、实用的操作技能,常用工具软件的内容应讲解最常用的:如网际快车更新为迅雷等等。2、教学内容顺序重组。我院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顺序为:计算机基础知识键盘操作与汉字录入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003Excel003PowerPoint003计算机网络多

3、媒体技术基础常用工具软件。一开始就讲解理论性强的知识内容,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章节内容顺序,从实用、易学、有趣的知识开始,将知识“模块化”,从实践操作开始慢慢导入那些理论知识。例如:先讲解“键盘操作与汉字录入”,然后讲解“计算机网络”,接着是“常用工具软件”,“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最后讲解“Office007”。通过知识内容的整合、重组,将其模块化,先易后难,先操作后理论。目的就是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主动去学习。二、教学方式的改革1、少讲多练。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安排为多媒体

4、教学和机房操作各占一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主要就是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对理论知识要求偏低。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只能听,不能及时练习,理解吸收不了,会越听越糊涂,反而对这门课产生厌烦情绪。应大幅提高机房操作课,特别是“键盘操作与汉字录入”和“Office办公软件”课程的教学应全部安排在机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电脑上一步步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导入和讲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余下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达到熟悉、巩固和提高的目的。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应该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电脑,让他们尽可能多的上机

5、操作。2、课堂分组指导。由于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各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只需老师稍微指导就能掌握;而有些同学连键盘都不太熟悉,计算机应用基础基本都是新知识,稍不认真就会跟不上教师上课进度。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老师应该对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初步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弄清楚哪些学生的基础好,哪些学生基础差。在机房操作课中,把基础好的同学和基础差的同学分在一个组,让基础好的同学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有时间指导基础差的同学。教师只需对分组进行指导,避免由于时间关系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而造成基础较差的同学得不到指导,知识掌握不好,失去继续学习兴趣。3、充分

6、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在我院信息管理系网站下,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搭建教与学的网络平台。在网站中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如与教材配套的PPT课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练习文档,相应的视频教程,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与模拟题,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与模拟题,以及各类最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浏览、下载相关的学习内容,并且可以通过论坛与教师、同学交流、分享。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同学间的学习积极性,既能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也能让解决问题的同学拥有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4、举办操作技能竞赛。如打字比赛。还有像“江西省

7、大中专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这类知识技能大赛中有计算机操作部分,学院可以模拟其形式,在校内举行计算机类的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电脑,学习计算机知识。三、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更新速度都是惊人的。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需不断更新。学院应该注重计算机师资的培训,让老师有机会接触最新的知识。教研室应经常征集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定期召开所有任课教师的座谈会,互相交流教学方法,分享新知识、新技能。对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推广。通过这些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本课程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国参考文献:1万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XX2尤国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XX3高美真.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XX4魏志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价值工程,XX,295屈琴.对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XX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