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78462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卫生学00385一至八章卫生学填空题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0-6 岁儿童 2.制定有文员安全管理条例、开展提高幼儿教师安全管理能力的教研活动均需要 先进行 文献研究 3.常用于现状研究,或比较、追踪研究的学前卫生学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4.个案研究是对单一个体、单一群体或某事件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又 称案例研究。 5.文献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素、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二 进行的研究。 6.常用于 观察法来观察幼儿的行为、情绪变化。 7.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为 疲劳、体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精神 状态欠佳、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但临床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发现。 8.属于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发育良好的身体、 愉

2、快的情绪、 强健的体质、 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 9.1986 年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并且提 出了健康促进的定义、策略和行政纲领。 10.遗传对儿童身体发育的某些形态指标、生理及生化指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 身 高 11.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中,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反应在 育儿理念和育儿 实践中 12.学前儿童预防感染性疾病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13.从宏观层面看,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包括制度健全完善、 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达、物质丰富 14.保证睡眠充足对学前儿童健康的作用包括1、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补充 能量2、促进大脑

3、功能的提高3、促进生长发育4、调节和舒缓情绪 5、提高免疫力 15.健康是学前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16.亚健康是指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能力低下状态,也称第 三状态、灰色状态、亚临床期等。 17.衡量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指标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和 生理机能 18.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幼儿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 2 体验情感、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 19.营养性疾病的预防重点在于把握平衡膳食和营养教育 20.学前儿童健康包括了 生理和心理两个个方面。 21.人体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最小的细胞是血小板。 22.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功能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23.人

4、体骨组织中的无机物大多为钙盐 24.一般情况下,婴儿后囟闭合的时间是出生后2-4 个月 25.所有腕骨完成骨化的年龄是10-13 岁 26.学前儿童掌骨完成骨化的年龄是18 岁前 27.牙齿的生长阶段包括 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 28.通常关节的构成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29.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的是 喉 30.正常学前儿童每分钟平均呼吸20-25 次新生儿平均每分钟呼吸 40-44 次 ,心率 140 次一分钟 31.婴幼儿心跳比成人快 32.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33.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的脑部结构是间脑 34.儿童在 3 岁时,脑重相当于成人脑重的80% 35.咸味的味觉感受

5、器主要分布在舌两侧前半部;酸味的味觉感受器主要 分布在舌两侧后半部;苦味的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根部;甜味的味觉感受器 主要分布在舌尖部 36.脑发育主要包括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细胞突起的增多; 03 岁婴幼儿脑发育主要表现为脑细胞迅速分裂增生、脑重量增加; 3 岁后脑发育主要表现为脑细胞体积增大和神经纤维突起增多变长; 6 岁左 右 神经髓鞘化完成 37.人体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38.细胞由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39.从侧面看,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 骶 40.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人体重要的嗅觉器官。 胃上接食道, 3 下

6、与十二道指肠相连,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41.口腔有三对唾液腺,分别为腮腺、 下颌腺和舌下腺。 42.脑干位于大脑之下,分延脑、脑桥和中脑 43.精神细胞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44.肾 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45.刚出生时新生儿没有牙齿,乳牙通常在6-8个月开始萌生,2岁左 右长齐。 46.学前儿童小肠总长度比成人相对 长 47.眼球壁分为三层膜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 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 48.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和前庭是位觉感受器。 49.婴儿首先学会的动作是抬头 50.综合反映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的指标是身

7、高 51.学前儿童的身体哪个部位增产幅度最大下肢 52.新生儿刚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000 克 53.新生儿期是指从分娩至出生后28 天 54.出生时新生儿头围与胸围的关系是头围比胸围大 1-2 厘米 55.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3-34 厘米 56.幼儿期是指1-3 岁 57.反映学前儿童机体内代谢活动的指标是生化指标 58.婴幼儿身体动作的发育遵循头尾规律 59.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采用数学公式将两项或多项身体发育指标联系 起来,用以评价身体生长发育的一种方法为指数法 60.儿童的整个生长周期的发育高峰有 0-2岁和10-14岁 61.学前儿童常用的生化评价指标为血红蛋白、转氨酶和胆红素

8、 62.学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指标是指反映儿童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 行为 特点的指标 63.0-6岁时儿童视力发展的关键生长期,视力和视觉快速发展。 64.胎儿期是指受孕至分娩这一时期,约为280天,40 周 65.胚胎期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优生学将怀孕前三个月(012 周)称为致 4 畸敏感期是优生保健的关键期。 66.感知觉是婴儿认识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67.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牙磨牙一般在6岁左右萌出。 68.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实质是 标准化评价 69.身体质量指数(BMI)又称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衡量成 人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常用标准。 70.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视力发

9、展迅速,2-3个月视觉调节能力趋于成熟。 71.上肢动作的发展是由中心到 边缘,遵循“ 近远法则” 72.从整体看,儿童生长发育是由简单 到复杂,由 低级 到 高级 ,由量 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 73.生理功能指标是指身体各系统、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 度。 74.学前儿童的淋巴系统超常发展,出生后发展速度非常快,12 岁接近成人 水平的 200% 75.怀孕第 8 周胚胎已初具人形,长约 4 厘米,重约 10 克,所有的器官 和组织都已分化形成。 76.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长发育水平、 生长发 育速度和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77.影响学前儿童

10、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生理因素包括 遗传 、发育水平和 性别 78.属于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家庭、托幼机构和 社会。 79.丹佛发展筛选查量表主要用于筛选发育迟缓 8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81.行为疗法的实施步骤:第一步:调查评估;第二步:设计矫正方案; 第三步:实施及评估 82.矫 正 幼 儿 问 题 行 为 的 行 为 疗 法 第 二 步 设 计 矫 正 方 案 包 括矫 正 目 标、矫正方法和消除引发委托行为的各种因素。 83.当孩子暴怒发作时,最简单的办法是首先要冷处理 5 84.幼儿的

11、情绪性障碍行为有恐惧症 、焦虑症。 85.夜惊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多发生在5-7 岁 86.学前儿童的睡眠障碍主要有: 夜惊、梦靥、睡行症 87.患儿从噩梦中惊醒,伴有紧张、害怕、呼吸心跳加速、出汗等症状,醒后对 梦境多能回忆,长时间不能入睡。这是梦靥 88.儿童口吃现象属于语言障碍 89.通过操纵和破坏同伴的关系或情感来控制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如背后说坏话、 孤立某个小朋友等,这属于攻击性行为中的关系攻击 90.以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孤独症 91.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因素的是 气质、 情绪、需要和 自我概念。 92.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的类型包括高控制型、

12、完美型、权威型、 和 民主型。 93.学前儿童行为管理与指导的措施包括建立行为常规、与儿童沟通、 示范与赋权和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94.儿童的自律能力还建立在 自尊、 自我概念、 自我管理和 自我控制 发展基础上的。 95.行为疗法主要用于幼儿幼儿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违纪行 为、社会行为退缩和 吸吮手指等问题行为的矫正。 96.学前儿童焦虑症是指以恐惧与不安为主 的情绪体验,学前儿童多见分离焦虑 97.遗传是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98.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和 缓慢照 看型三种类型。 99.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儿童知识的建构是儿童自身与

13、 (环境 ) 相互作用的结果。 100.弗洛伊德将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 101.托幼机构主要通过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102.情绪性障碍是指以焦虑、 恐惧、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心理疾患。 103.语言发育迟缓是指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或语言理解能 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6 104.行为疗法是幼儿问题行为矫正使用最广泛的心理疗法方法。 105.解构主义理论认为,经验是儿童结构认识的基础。 106. 奖励 法是对儿童送表现出来的适宜行为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的一种方法。 107.学前儿童焦虑症表现出的紧张和恐惧往往(没有)具体的指向。 108.感觉统合失调是

14、指因大脑神经传递功能失常,导致儿童在视觉,听觉等 某一方面出现传递通路障碍 109.测体温前,体温计的水银柱应在(35以下) 110.患儿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症状应考虑(弹胆 道蛔虫) 111.应用物理降温法,使婴幼儿的体温降至一定度数就要停止,这一体温为 (38 ) 112.小儿刚吃奶、吃饭以后,不宜马上测体温,应休息(20 分钟)以后测量。 113.低烧的体温为 (37.5-38 ) ; 中等发烧为: 38.1-39高烧为: 39.1-41;超高烧为:41 114.正常婴幼儿呼吸比成人(快 ) 115.滴眼药水应将药液滴在(下眼皮内) 116.滴耳药水后,应让小儿保

15、持原姿势(5-10 分钟) 117.肠痉挛分原发性与继承性,前者占(70%)左右 118.龋齿是由细菌、食物残渣和个体因素三种共同作用的结果 119.一些疾病会影响到铁的吸收和消耗, 导致缺铁性贫血, 如慢性腹泻、 长期呕吐、钩虫病等 120.肥胖是指超过儿童标准体重(20% 以上) 121.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122.多数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早期) 12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的有 (粪-口途径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124.当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预防接种) 125.麻疹的潜伏期为(1

16、0 天左右) 126.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头部, 皮疹分批出, 可见红色丘疹水疱-结痂, 7 这种皮疹特点对应的皮疹性传染病是(水痘) 皮疹分布在手脚、 口腔、 发烧同时出皮疹, 伴有口腔溃疡的皮疹性传染病是 (手 足口病);皮疹分布在全身,出诊顺序由耳后-颜面-躯干-四肢,早期口腔颊粘膜 出现针尖大小的白点,粘膜充血的皮疹性传染病是(麻疹);发烧第二天开始出 皮疹,皮疹为针尖大小的淡红色疹子,一天内全部出完,出诊期间,伴有耳后颈 部淋巴结肿大的对应的皮疹性传染病是(风疹) 127.临床上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标准是儿童血色素低于( 110 克 /升) 128.已经被消灭的疾病是(天花、小儿麻痹症) 129.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和晒太阳,可促进皮肤下的 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 (维生素 D) 130.大便颜色:正常儿童大便呈黄褐色;痢疾患儿大便为脓血便;肠套叠患儿大 便呈果酱样改变,肝炎患儿大便呈白色,肛门裂患儿大便中带有鲜血;上消化道 出血的患儿大便呈柏油色;大肠杆菌肠炎患儿大便呈蛋花样便改变,轮状病毒肠 炎的患儿拉水样便,便秘患儿大便干硬,呈小球状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