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8088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1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4位的旅游客源地国家。随着我国国际旅游交流的逐渐深入,对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从能力拓展的角度尝试推进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新时期面临的必然选择。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英语课程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

2、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教学方法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质量。综观我国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普遍存在着课程门类较少、课时数量不足、教联盟学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刻不容缓。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是拓展学生能力的需要面向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日益强调“宽口径”、“强能力”的背景下,开展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形成“一专多能”,使其能够广泛适应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从业要求,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3、学习效率,促进其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注重夯实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学习必须遵从“循序渐进”的规律,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在设计安排上首先要注重夯实基础,适当增加课程门类与教学强度,加大课时量,系统地开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同时还要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后练习、复习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体现专业特色教育部XX年最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由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类一级学科,下设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和会展服务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此

4、外,社会上热门的邮轮、高尔夫、会所、俱乐部等行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也多由旅游院校输送。可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还必须体现出对接多行业的专业特色,为学生的就业铺路。强化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是旅游业人才培养和英语学习的共同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应该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准则,有意识地增强英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再造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要贴近现实,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侧重于提高学生自如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优化调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

5、置优化调整的目的,就是通过英语课程群的有序教学,为学生建立起具有一定基础性和专业性的英语能力。在课程选择和时间安排上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规律,符合专业发展趋势。该课程群包括基础英语课程模块和专业英语课程模块,两者相辅相成。基础英语课程模块基础英语课程是指为全方位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保障其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基本水平要求而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汉翻译”等课程。从教学流程上讲,“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两门课程适宜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英语精读”、“英语泛读”两门课程适宜安排在大学期间的前两个学年,“英语语

6、法”、“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三门课程则适宜依次分别安排在大学期间的前三个学期。专业英语课程模块专业英语课程是指为提高学生从事涉外旅游业务所需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口径而开设的课程。该模块的课程由旅游院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设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课程,如“旅游交际英语”、“饭店情景英语”、“导游英语”、“会展专业英语”、“邮轮基础知识”、“英美国家社会与习俗”、“实用礼仪英语”等,这些课程一般从大学期间的第二学年开始安排。需要指出的是,专业英语课程旨在将旅游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四

7、、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手段,科学性与先进性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要力求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导向,着力于对学生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景体验法情景体验法强调学生如何在模拟环境中扮演成实际工作的角色进行旅游英语实践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中、校园里或学校配建的模拟客房、餐厅等实训设施内开展情景体验学习。如饭店情景英语课程的模拟教学,教师可事先设定一次涉外酒店前台接待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客人、门童、行李员、大堂经理、前台接待员等角色,全程用

8、专业英语对话的形式完成接待程序。视听观摩法视听观摩法是运用幻灯片、录像机、投影仪、媒体播放器等声像设备,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学生传输旅游专业英语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让学生所接受,同时视听媒介传递给学生的都是标准化服务的音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纯正的英语对话,明确地把握服务规范,因而是一种学习速度快、收效大的教学方法。讨论辩论法讨论辩论法主要侧重于锻炼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思辨性。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是使学生在旅游专业英语课上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师事先布置好课堂讨论的内容和辩论的主题,让

9、学生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上课时通过有效的组织课堂活跃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把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的经典案例搬到讲台上,让学生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启发和挖掘学生分析判断与决策的能力。这里要求选取的案例应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实用性,在分析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来考虑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谁的责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案例中吸取的教训。岗位实战法岗位实战法强调课堂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体现出“工学交替”的教学思路,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其做法是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定点实习基地进行参与式学习,使学生巩固已有的旅游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把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有效地融合到实践中去。该方法既帮助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切的运用专业英语知识的环境氛围,又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磨合期,确保了学生适销对路的就业岗位。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