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7433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都进入了国际现代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时代。”1在人们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的前提下,传播发展本国传统文化是融入世界文化的资本和话语权。特别是对于当代理工科大学生,学好数理化已经无法保证其畅游天下。专业知识是硬件基础,文化底蕴是软性实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国学课程便应运而生。但是,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

2、灵活、创新、不拘一格。一、开展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国学常识性储备为目的的通识教育由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国学知识储备普遍较弱,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内容往往不知道如何甄选,这就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首先侧重国学的广度覆盖和常识性知识传授,让学生站在较宏观的层面上接近国学、了解国学,进而热爱国学。国学的内涵及其演变作为一国固有的学问,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国学”。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国学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国学的内涵及其演变主要经历了历史脉络和近现当代脉络。1.国学内涵的历史脉络周礼周官乐师中“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2。第一次出现了国学这个词汇。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周代,乐师这一官职的职责是掌管国学的各种事物,

3、教授贵族子弟跳舞。所以,国学的历史含义为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在周代,国学这一性质得到确立。从周代以降,经过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早期,国学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性质。2.国学的近现当代脉络国学发展至清中后期,其性质发生了转向和变化,即我们现在通常认为的一国之学问和学术。其中章太炎的国粹说、梁启超的中心文化融合等理念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国学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国学泰斗季羡林大师的“大国学”概念。他认为国学不是“汉学”、“儒学”等狭隘的国学,而是集全国56个民族文化财富于一身的“大国学”3。这一论断被广泛认为是“国学定义”的一大突破,因为它以超民族、地域、发展的视角看待国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国学的分类中华民族的所有学问都属于国学的内容范畴,对于如此浩瀚的知识,需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以便于熟识和研究。1.传统分类方法清乾隆年间,姚鼐将中国学问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同治年间,曾国藩更主张增添经世之学。2.按学科分类方法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3.按思想分类方法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4.按四库全书分类方法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

5、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联盟丰富的文献资料。国学的核心内容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这是国学内容的主流分类方法。1.经部许慎说文解字说,“经”本为织物的纵线、直线4。班固白虎通将其引申为常道,即经久不变的义理、法度、原则。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释其蕴涵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传统的经学有儒学十三经,核心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经典精华。四书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作者分别为孔

6、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曾参、子思、孟子及其弟子。真正坐实四书作者的人为宋代大儒朱熹。这样,从孔子到孟子,儒家思想构成几代人的无缝链接。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春秋时期为六经,即除了现有的五经之外还有乐。后,乐散佚。一种说法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散佚,另一种说法是乐为诗的曲谱,未保存下来。2.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传记类”等。集中保存在“二十四史”中,另有民国时期的清史稿,称为第二十五史。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在中国保存了不断代的二十四史。不仅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财富,同时也为周边国家的历史传承提供了宝贵史料。3.子部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子是古

7、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者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诸子即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等圣人贤者。百家是先秦学术思想代表流派的总称。包括阴阳、儒、道、墨、名、法、道、纵横、农、杂、小说、兵、医等学术流派。子部中的核心内容为儒、释、道思想。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家和道教思想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传承几千年。4.集部集字,原指许多鸟停在树上,表示群聚众多甚至有些杂乱的意思。集部之所以名为集部,本来也就是此意。因而集部其实才是真正的杂家,里面什么都有。但不管如何杂,仍以文学为主,此为集部与经、史、子各部主要差别之所在。文学名著、唐诗宋词都归于此。近现当代四次国学热潮背景作为本国

8、固有的学问和文化,本国人受其熏习,对其存在具有一种集体无意识,并有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在国学的几千年传承、拓展、变更中,有四次被凸显的背景,笔者称之为四次国学热潮。四次热潮出现的背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社会发生急剧的动荡、变革和转型,急需一种民族共有的文化支撑进行普度。由此可以看出国学具有极高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清政府腐败没落,国门被强行打开,先进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古老的中华文化显得力不从心。基于此,一些有识之士如林则徐、曾国藩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国学作为体制的根本被

9、凸显和弘扬,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日本法西斯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进步人士倡导用国学来唤醒民族种姓的自觉,以此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共抗外敌。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人民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很多人走出国门,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从最初崇洋的激情认识到后来寻根的理性认识。国人逐渐发现,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尊重本民族文化是赢得世界地位的基础和根本。4.当下当今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中国也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向世界彰显古

10、老民族的魅力。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多元文化发生着猛烈的碰撞与冲突,国家面临着重大转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极大地参与和促进了经济变革。二、重视国学理论知识的实践指导意义任何有生命力的思想都是能够提供现实智慧的思想。不同于文科大学生的理论性为主导的知识体系,作为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实践性是其获取知识的根本目的。文化学冰山理论认为人所外显的实践行为是以其隐性信念和价值观为基础并受其主导的,所以,正确的实践活动需要正确的理论知识作保障。国学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创新蕴涵着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影响着历代中国人,并实际解决着国人的精神困惑。而这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国学思想对包括理工科学生在内的

11、所有大学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习的智慧1.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5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这里所说的圣人、贤人、凡人就是按照人的主观能动性区分,即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都是主动积极学习和作为的人。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无数次的科学演算和精密试验,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始终用高标准来严要求自己,做到学而知之、安而行之。2.耐得住学习的

12、寂寞论语雍也第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孔子说“颜回吃的是一小碗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这里赞扬的是一种潜心做学问的态度。在当今娱乐极端发达的年代,理工科大学生是否能够耐得住学习的寂寞,潜心面对枯燥的数学公式和实验器具考验每一位学生的耐性,而国学中包含着启迪的智慧。交友的智慧1.朋友的选择理联盟工科大学生和文科大学生比较而言经常给人一种不善言辞和社交的感官印象,如何选择朋友在国学中也有详细的指导。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13、,损矣。”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2.维系朋友关系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告诉子贡,尽我们的忠心来劝勉他,和善地好好诱导他,实在劝不了的时候,就不再勉强,适可而止?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会让自己反受其辱。朋友的交情不但没有了,反而变成冤家了?中国文化中友道基本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还要求朋友之间相处要包容,

14、不能过分苛责。面对逆境的智慧除了智商、情商外,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挫折商(逆商)。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IQ、EQ、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在挫折商的测验中,一般考察以下四个关键因素控制(Control)、归属(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简称为CORE。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由于了解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较少,缺乏处

15、理逆境的可借鉴的经验,1.面对逆境的控制能力人人都会面临逆境和困难,但控制能力强弱却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控制感弱的人面临逆境很容易绝望,而控制感强的人却可以在逆境中找到希望。孔子周游列国推广其政治主张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弟子三千,贤者72人。周文王被拘而演周易,昏庸残暴的纣王听信谗言,将周文王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文王被囚禁7年,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2.面对逆境的归属、忍耐能力归属是指逆境发生的原因和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屈原遭放逐,而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司马迁本人也因李陵之祸幽于缧绁,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清贫为官,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但司马迁认为保全性命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毅然选择接收宫刑。所以才会“述往事,思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