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5621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_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期以来,进口始终被认为是国民收入一个漏出的量,是经济增长的减量因子。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扩大进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低通胀、低失业、高逆差、高增长”的新经济。美国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灵活的经济制度下,进口也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一、进口贸易、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分析在动态的国民收入公式中,国民收入Y的增加既取决于消费C、政府支出G、投资I和净出口NX的贡献,也取决于增量因子C、I、G、NX的结构变化。如果其中一

2、个因子的减少可以使另一因子贡献增加,即使EXIM或EX=IM,国民收入Y同样增加。国民经济是一个动态的体系,生产要素处于经常性的流动之中。“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最有利的用途”。生产效率低的生产要素必然要流向生产效率高的产业。由于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不同,创造的国民收入也不相同。表1中,假设美国有100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按各20%比例分别投向计算机、制药、飞机、汽车、鞋类五个产业,每个产业投入均等的20个单位要素,合计创造国民收入111个单位。如果将鞋类产业原有20个单位生产要素转移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计算机业,平均单位要素生产效率由提高到,国民收入比以前溢出12个单位,产业

3、结构升级对国民收入贡献率是%。进口是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由于放弃鞋类生产,必须从国外进口鞋。如果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生产效率11的比率,会出现相当于16个单位国民收入的贸易逆差。见表2。不过美国的贸易逆差一般低于16个单位,原因在于相同产品的进口价格往往比国内便宜,如果高于国内价格,便没有人进口。假定进口鞋价格只相当美国国产鞋价格的1/2,用8个单位的国民收入就足以支付鞋的进口,可以节省8个单位的国民收入,贸易逆差只相当8个单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溢出从原来的12个单位增加到20个单位。进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净进口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效率对国民收入贡献率增加到%。其中产业升级的贡献率

4、%,廉价进口的贡献率%。表1投入均等生产要素所形成的国民收入生产领域投入要素生产效率国民收入贸易差额计算机20280制药20240飞机20220汽车20210鞋类20160合计100平均1110 净增29个(140-111)单位。同时,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生产效率11的比率,出现相当于83个单位国民收入的贸易逆差,这是结构效率的成本和代价。同时,低效率产业的生产要素转移在相当程度上受高效率产业吸收转移要素空间大小的制约,如果不能完全转移到效率最高的产业上,它将向次高产业转移,直到不能吸纳为止。二、自由竞争下贸易与增长的动态分析经济学中,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增长恒等式是YC+I+G+NX。消费、

5、投资和净出口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三个增量因子。在世界经济范畴,一国的出口必然是另一国家的进口,即NX=EX-IM=0。这似乎意味着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零,与人们看到的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现实相悖。在传统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不存在竞争。出口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本国国内价格和进口国内价格之间。低于国内价格,出口商不愿出口;高于进口国国内价格,进口国将自己生产,不再进口。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虽然出口国的出口量与进口国的进口量相等,即EX-IM=0,贸易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零。假定在进行国际贸易前,A、C两国均生产鞋类。图2中,A国国内鞋类生产和需

6、求在E,a0达到均衡,均衡价格P,a0。C国国内生产和需求在E,c0达到均衡,均衡价格P,c0。A、C两国国内的供给和需求数量分别是Q,a0和Q,c0。C国的均衡价格P,c0低于A国的均衡价格P,a0,即P,c0P,a0。C国鞋类价格比A国自己生产更具竞争力,A国从C国进口鞋类。在只有两个国家而没有竞争的情况下,C国的出口价格应当等于或高于P,c0。但由于其他国家的竞争,C国只能以P,c0价格出口Q,c0-Q,c2,A国进口Q,a1-Q,a2,Q,a1-Q,c2=Q,c0-Q,c2。竞争和出口需求增加使C国的供给线S,c0向右下方移动,由S,c0变为S,c1,C国的供求均衡点由E,c0推向E,

7、c1,价格水平也由P,c0下降到P,c1。新一轮贸易将在P,c1价格水平上进行,出口量扩大到Q,c1-Q,c3,进口量同时扩大Q,a3-Q,a4。C国第三轮的出口价格由于竞争和规模经济而进一步下降到P,c2,供给线向右下方移到S,c2,供求均衡点下移到S,c2。下一轮的出口价格更低,直到不能再降低为止。附图图2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竞争和规模经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商品价格更加便宜,世界商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生产量和消费量大幅增加。贸易前,A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是Q,a0,C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是Q,c0。A、C两国进行贸易后,在P,c1价格下,A国消费量从Q,a0增加到Q

8、,a4,C国的消费量从Q,c0增加到Q,c1,Q,a4+Q,c1大于原有的消费量Q,a0+Q,c0。A、C两国的合计产量Q,a3+Q,c3也大于原有产量Q,a0+Q,c0,即Q,a3+Q,c3Q,a0+Q,c0。从全球角度看,世界经济总量增加了。从表面看,A国的产量似乎减少了,即Q,c3Q,a0,但如果A国相应的生产要素转移到更高效率的产业,A国的经济总量也会增加。三、开放经济下的相关动态均衡长期良好的经济运行必须保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动态平衡。如果不能保持这些基本平衡,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1.进口贸易与国际收支的动态均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实现长期进口和产业升级及经济增长的前

9、提。人们可有多种政策选择。第一,如果进口国货币是可自由兑换货币,高效率的计算机产业增加的国民收入Y足以支付增加鞋类进口IM,而且还有12个单位国民收入剩余。第二,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过程本身也会逐渐形成自身平衡,高效率产业形成的国内竞争优势会变为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能力扩大,从而实现贸易平衡;第三,高效率产业的高收益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在资本项目上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发达国家可以同时选择三种方案,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只能通过增加出口和吸引国外资本来实现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2.国际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均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经常是一种共生现象。产量增

10、长率y取决于货币增长率m、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v和通货膨胀率,即y=m+v-。一般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v的变化空间是十分有限、也是难以预期的。提高货币增长率m虽然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也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传统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也抑制了投资和消费,抑制了经济增长。19651980年间,美国年平均增长只有%,而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高达%,经济“滞胀”长期困扰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各国政府在“滞胀”面前束手无策。国际贸易提供了消除“滞胀”、保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动态平衡的钥匙。如果出口国的供给曲线灵活而有弹性,在外部竞争和规模经济成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生产效率的

11、提高使出口价格和国内价格水平不断降低。进口国可预期的进口商品价格低于国内生产的商品价格,廉价的进口商品降低了总体价格水平,从而打开了通货膨胀的减压阀。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它不仅与货币供应量有关,也与物价水平有关。假定通货膨胀率=(P-P,-1)/P,-1,现行价格P与基期价格P,-1的变化决定通货膨胀或紧缩,如果P高于P,-1便是通货膨胀,反之是经济紧缩。如果我们能使未来价格P,+1低于现行价格P,就可以在货币供应量m+v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价水平,进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虽然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价格水平,但这是不可预期的。然

12、而,相同商品的进口价格P,I低于国内价格P,n则是可预期的。我们以可预期的、较低的进口价格P,I作为未来价格P,+1,由于未来价格P,+1低于现行价格P,那么未来的通货膨胀率+1预期也会比现在低,即+1。人们也担心出口国会因供给短缺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而实际上,日本、中国等贸易顺差大国不但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相反普遍出现了通货紧缩。价格竞争、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进口贸易的综合作用抑制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1999年日本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水平下降了%。3.进口与就业的动态均衡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是一种反向关系。工资增长率越低,失业率越高;工资增长率越高,失业

13、率越低。提高工资增长率,虽然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工资增长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不利于经济增长。那么如何提高工资增长率又不增加生产成本呢?我们知道,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保持名义工资不变,提高实际工资增长率,就可以降低失业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相同商品的进口价格P,I要低于国内价格P,n,即P,IP,n,而且是可预期的。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廉价进口降低了消费支出,实际工资便增加了。假设一个工人年收入6000美元,按着国内物价水平,用于食品的消费比例是20%,即1200美元。如果进口食品价格仅相当国内价格的2/3,那么只需792美元就可以满足食品消费,他的实际工资便相对

14、增加了408美元。人们总是担心进口就会冲击国内产业,增加失业。实际上,进口对就业的影响因情形不同而不同。最好的情形是伴随进口扩大的产业升级,随着生产要素流向高效率产业,劳动力也随之流向高的效率产业。在灵活的经济结构中,如果高效率产业具有更高的增长率或较高的就业弹性,进口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1995XX年间,美国电脑和芯片业产值从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增长%。同期就业人数从55万增加到60万,增长%。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弹性非常小,电脑和芯片产业增长1%,就业才增加%;同期美国计算机软件业产值从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增长%,就业人数从120万增加到211万,增长%,就业弹性系数为,就

15、业弹性比较大。计算机软件业每增长1%,就业可以增加%。同期汽车业产值从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增长%,就业人数从95万增加到96万,增长%。XX年第3期,第44、48、54页。)就业弹性系数为。相比之下,就业弹性高的产业比就业弹性低的产业更能吸纳就业。如果汽车产业的工人因失业而转移,相同产业增长率下,转移到电脑或芯片业可能过剩,转移到软件业可能不足。见图3。附图图3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与就业增长率进口对就业的冲击与进口国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有关。图中,进口国的需求弹性比较大,进口10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需求增加8个单位,国内生产仅减少2个单位,进口冲击率是,进口更多地为扩大的消费所吸收,国内生产缩减和失业的比较少。图中,进口国的需求弹性比较小,同样进口10个单位商品,国内生产减少8个单位,消费需求仅增加2个单位,进口冲击率,国内生产缩减和失业比较多。最好的情况是进口国国内供给曲线没有弹性,需求有充分的弹性,如图。进口10个单位全部被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