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5461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运用音效增强广播现场感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过程。节目的录音制作,除了要求语言的完美外,恰当地运用音乐、音响效果,能够增强节目的真实性与可听性。音乐,在广播节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很强的表现力,分为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和间奏音乐。主题音乐是表达主题思想、基本情绪或主要人物性格的音乐,它贯穿整个节目,根据节目内容和情感的变化反复出现,推动节目向前发展,彰显整个节目的风格与基调,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烘托主题的渲染效果。背景音乐是指与语

2、言同时出现的音乐,在不同的场景出现,以起到加强场景效果的作用,背景音乐通常只满足某一场景特定需求。比如,紧张的、恐怖的、舒缓的、悲伤的、深情的等效果;它最擅长表达和激发人的内心情感,代替语言抒情,烘托气氛和营造意境等;背景音乐一定要精当,要与稿件相得益彰,巧妙和谐。例如:广播专题垓下长歌楚霸王,它是一个关于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而且题目中的“长歌”有长歌当哭的意思,所联盟以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选用古老乐器埙音乐作背景,埙的音乐最接近人的肉嗓,听起来像人在暗夜里哭泣;同时埙的声音还具有古朴、浑厚、沧桑、神秘、凝聚着大地精魂般的声音特质。随着这音乐的响起,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到两千多年前那个古老的年代,大

3、大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间奏音乐是用于节目与节目、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一种音乐形态,起到活跃气氛和衔接连贯的作用。间奏乐能起到贯串、转换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起到听众注意、回味和联想的作用。由于间奏乐的这些特殊功能,所以必须精选不可滥用。要做到这一点,录音师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因为音乐的种类和形式很多,如有的曲子比较明快,有的则比较激越;有的抒情优美,有的又委婉亲切。根据我们的实践,选择间奏乐主要应该以具体节目而定,注意节目内在的有机衔接和自然转换,使整个节目更完美、流畅、和谐。由于广播存在稍纵即逝的劣势,所以要求间奏乐较短,一般在十几秒之内。如果间奏乐太长,不仅显得节目松弛拖沓,而且很容易使听众忘

4、掉前边所听的内容。音响效果是除语言、音乐之外的各种声音,在节目中运用能增强广播节目的视觉感、现场感、真实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笑话类节目通常使用的是那种节奏轻松幽默、篇幅较短的音乐或者一些模仿人声的音效;而情境类的节目相比之广播剧而言,音效就没那么复杂,制作起来也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在一些关键的情境中使用能够烘托气氛的音效。如前些年比较流行的张震讲故事、夜太黑等系列恐怖故事中所使用的音效并不复杂却是恰到好处门开启时的吱呀声;精密的走廊里的脚步声;黑夜里的猫叫这些音效在节目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都很好地衬托了故事中阴森恐怖的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音乐和音响效果在广播节目中合理的运用能给节目增色不少,但也不是说音乐音效越多越好,用多了节目显得臃肿、拖沓、沉重,用少了节目干瘪,缺乏可听性。总之,录音师要认真研读广播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还要具备音乐方面的知识,只有把诸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