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5083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跟踪检测 鲁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2015高考上海卷)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12题。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岩浆冷却较慢在地表形成在地下形成ABCD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第1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故D项正确。第2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

2、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故D项正确。答案:1.D2.D(2016高考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34题。3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 BC D4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故D项正确。第4题,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属于

3、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而图示的千沟万壑的地貌,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C项正确。答案:3.D4.C(2018邯郸质检)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图1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56题。5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BCD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BL2时该地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上升运动D岩层按照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解析

4、:第5题,翠玉为变质岩。为侵入岩,其周边受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形成变质岩。第6题,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是因为a受外力侵蚀作用强于b,地质作用差异的结果。L2时该地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地壳下沉,外力沉积过程。岩层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答案:5.C6.A7(2017广东深圳模拟)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展现的新西兰风景令人陶醉,形成下列新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A甲流水堆积作用B乙岩浆活动C丙冰川侵蚀作用D丁流水侵蚀作用解析:甲图海滩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远处的海岛是被海水侵蚀后形成的岩石地貌,这是长期被海水侵蚀的结果,A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A下图

5、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读图,回答89题。8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9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石灰岩、溶洞、天坑B天坑、溶洞、溶洞C溶洞、溶洞、石灰岩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解析:第8题,河谷是河流侵蚀而形成的,在上游地区,地壳抬升,侵蚀加剧;从水平溶洞来看,在三个不同高度形成,起码有三

6、次地质稳定期;石灰岩多裂隙,地下水容易渗漏,地下水少,埋藏深,因此B项正确。第9题,天坑是由于地下溶洞顶部坍塌而形成,是在溶洞形成之后,而溶洞又是石灰岩受溶蚀而形成,因此A项正确。答案:8.B9.A(2018浙江嘉兴五校联考)“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C到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11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B地势平坦C降水较少D风沙较大解析:第10题,“牛轭湖”的形成是凹岸侵蚀、

7、凸岸堆积的过程,甲位于凸岸,乙位于凹岸。甲处发生堆积,不会出现崩塌现象,乙处发生侵蚀,不会出现大量鹅卵石;洪水时期,凹岸侵蚀加强,有可能发生到的过程,丙处泥沙不断淤积,原先河段形成“牛轭湖”,因地势较低,不会发生滑坡,因此,C项正确。第11题,“牛轭湖”多在地势较平坦地区形成,内蒙古高原多见,故B项正确。答案:10.C11.B二、非选择题12科罗拉多大峡谷穿过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水平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峡谷地区的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_

8、岩。(2)景观1中,位置以_(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为主,位置以_(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为主。(3)景观2中,石拱门的形成以风化和_(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为主。描述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解析:第(1)题,图中岩层层次清晰且有化石,由此可知为沉积岩。第(2)题,景观位于河流谷地凸岸处,为流水沉积作用,景观位于谷地陡崖处,是流水侵蚀作用。第(3)题,科罗拉多高原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风力较大,气候干燥,气温日(年)较差大,石拱门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答案:(1)沉积(2)流水沉积流水侵蚀(3)风力侵蚀干燥、气温日(年)较差大。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说明

9、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第(3)题,河流泥沙的沉积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