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4987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包块囊性变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与超声图像对照 分析 。结果 甲状腺包块囊性变多见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对比两者声像图特点。结论 甲状腺包块囊性变后其周围组织回声,包膜、晕环、血流信号等的观察分析对腺瘤与结甲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

2、腺;包块囊性变 甲状腺包块囊性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声像图复杂易造成误诊,现将本文收集的72例经手术、病理已证实的病例做如下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XXXX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包块囊性变共72例,均为农民,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腺瘤37例,女32例,男5例,年龄1767岁,平均40岁;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女25例,男6例,年龄1170岁,平均48岁;误诊4例。 1.仪器 惠普ImagePoint H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10 MHz。 1.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枕以使头后仰。先做不同切面全面探测,后重点检

3、查包块的大小、数量、形态、内部回声、包膜、晕环及周围组织回声,通过CDFI观察包块内及周边血流情况。 结果 本组声图像图共同点:甲状腺多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肿大,其内囊实性包块较大。见表1。表1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声像特点结节性甲状腺肿图像特点:结节形态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多数无包膜及晕环,囊内液实性回声呈不规则条带状相间或囊内实性回声呈乳头状不规则附着在内壁,囊内可见强回声光点、光斑,呈散在分布。包块周围甲状腺组织光点增粗,回声欠均匀或结节之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所形成的散在点线状回声。CDFI:肿块内部及周边多未见血流信号。 腺瘤多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包膜完整纤细,其

4、边缘大多未见晕环。CDFI:少数肿块内部及周边见血流信号。 多发结甲合并腺瘤本组有6例,其中有1例误诊为结甲;1例为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伴出血、坏死、囊性变误诊为腺瘤;2例单发结甲误诊为腺瘤。余病例根据囊实性包块的形态、晕环、包膜、钙化灶及周围组织回声、血流信号均明确诊断。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中年女性多见,主要是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致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甲状腺弥漫增大,且发生反复增生及不规则的复原交替,最终形成增生结节。结节的大小、形态、回声的差别与结甲病程的不同时期有关。 腺瘤为肿瘤性增生疾病,有约20%可能 发展 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约10%25%的腺瘤癌变1。结甲与

5、腺瘤的发病原因、 治疗 原则各不相同,腺瘤手术后效果好,而结甲手术后易复发,并非首选,所以治疗前能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在病理形态学两者鉴别点为:腺瘤表现为边界光滑、整齐、有完整纤细的包膜,包膜内组织的结构相对一致,镜下主要是均匀滤泡型样结构;结甲的包块周围有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边界尚清晰,多没有包膜,随着反复增生少数包块有断续的、较厚的包膜回声,镜下也为滤泡型,大小不均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的鉴别存在一定的难度,易造成误诊。 本组腺瘤多单发,大多数有完整纤细的包膜,它是包绕肿瘤组织周围的一层结缔组织,其形成可能主要是肿瘤周围组织长期受压而发生的反应,是均衡的。结甲是增生性疾病,随着反

6、复增生及不规则的复原交替,纤维环绕,时间较长的结节会出现断续的厚薄不均的包膜回声,本组2例单发结甲有断续包膜回声符合上述结论。结果表明,结节是否有包膜回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晕环是鉴别甲状腺腺瘤的一个重要指标。晕环的形成比较复杂,除血管外,周围组织炎性渗出、间质水肿、黏液性变、包膜外甲状腺组织受压萎缩、周围组织粘连等都与晕环的形成有关2。本组腺瘤病例均为退行性变,大部分未见晕环,可能是腺瘤发生退行性变后,肿瘤的供血需求逐渐减少,瘤体变软,瘤体内及周围的血供也减少,对周围甲状腺组织压力减小所导致,以往学者对此有所报道,而本组多数病例未出现晕环的结论与报道相符。综上所述,笔者认

7、为晕环对以实性为主的较小的腺瘤可以作为鉴别重点,而当较大腺瘤发生退行性变后是否还能作为鉴别的重要指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研究 。 从CDFI显示的血流信号来看,腺瘤囊性变后血流信号出现的几率较结甲要多,而本组结甲病例有血流信号者均为单发,与结甲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关系。腺瘤血流信号特点为周边断续环绕血流信号,内部为星点状,可测及动静脉频谱。 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结甲其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回声均表现异常:光点增粗,欠均匀或为紊乱的细条状强回声;而单发腺瘤周围甲状腺组织均正常。 从两组囊实包块内的钙化灶来看,与以往多数学者研究相符,腺瘤内的沙粒多细小,呈散在分布,而结甲内的强回声多为1mm,或堆积成团,后方

8、伴声影。上述征象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可以作为两者鉴别的辅助点。 结甲与腺瘤两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但它们两者都无特征性的诊断标准。在鉴别诊断前,我们首先应放弃两种观点:甲状腺内单发结节多为腺瘤的观点;多发结节中不应考虑存有腺瘤的可能。利用高频超声无痛、无创、方便,以及对甲状腺疾病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力的特性,重点观察包块的周围组织回声,是否有包膜、晕环、血流信号,再根据其形态、内部回声进行 分析 ,笔者认为这样对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 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 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XX,383-384. 陈旬华,钟红.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囊变的超声鉴别诊断. 中国 超声医学杂志,XX,19:172.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