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4986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跟踪检测 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选择题(2017上海市徐汇区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13题。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分界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 BCD解析:第1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故A项错误;山东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第2题,三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A项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项错误;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项错误;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项错误。第3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错误;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答案:1.B2.A3.D(2017浙江模拟)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

3、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 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5下列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ABC D解析:第4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

4、风气候区,河网稠密,应该是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地区,故饮食为“饭稻羹鱼”;图示该区域临海,又因区域界线一般为山地,故饮食又有“山珍海味”。注意甲地为多条河流的源头,应该是山地地形,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乙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应发展水稻种植。 第5题,当地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的物产,而物产会影响饮食习惯,故正确。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水硬”(碱性强)有关,重庆人喜辣与气候潮湿有关。答案:4.D5.D下面图甲、图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68题。6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7甲、乙两盆

5、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8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解析:第6题,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甲图为塔里木盆地,乙图为四川盆地,图中的河流和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A项正确;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排除B项;长江没有结冰期,故没有凌汛,排除C项;长江位于我国南方,雨季时间长,汛期比塔里木河长,故D项错。第7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C项正确;塔里木河水量小,长江位于四川盆地部分落差大,故水运条件

6、差,A项错;塔里木盆地的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且该盆地气候干旱,排除B、D项。第8题,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小麦的品质优于四川盆地,B项正确;小麦的品质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小,排除A项;四川盆地的水源充足,为紫色土,土壤更肥沃,排除C、D项。答案:6.A7.C8.B(2015高考上海卷)“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911题。9“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中

7、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BC D10“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11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第9题,“一带一路”连接

8、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欧洲经济发达,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 A项正确。第10题,“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和西欧。中亚与西亚地区人口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化圈,在欧洲依次经过东欧文化圈和西欧文化圈,D项正确。第11题,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C项正确。答案:9.A10.D11.C二、非选择题

9、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材料二下图为浙江和新疆生产总值和增速示意图。(1)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两省区河流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地区差异原因新疆浙江(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的生产总值和增速的异同点。(3)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试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原因。解析:第(1)题,河流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从灌溉、航运、水能开发等角度考虑。第(2)题,依据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第(3)题,新疆具有原

10、料优势,同时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利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发展。答案:(1)地区差异原因新疆主要提供灌溉水源气候干旱,水源短缺浙江西南主要提供水能,东北以航运为主浙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东北以平原为主(2)相同:两省区的生产总值都呈上升趋势;增速的变化波动均较大,且波动方向基本一致。不同:两省区的生产总值相差很大,浙江省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倍以上;浙江省的增速波动幅度更大。(3)新疆棉花原料和羊毛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13(2017昆明一中质检)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玛卡是一种原产拉美地区4 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

11、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的药材。近年来,我国云南的某些坝子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玛卡种植,其产出的玛卡药材品质不及原产地。图1示意玛卡原产地所在国家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玛卡。(1)概述图1所示国家东、西部地区河流特征的差异。(2)比较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3)简述该国玛卡种植地区,并比较分析该国与我国云南所产玛卡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1)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动,西部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东部河流水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2)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丙地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3)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该国云南品质高一般原因地形坡地地形,利于排水坝子地形,地形平坦,易积水气候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温差小,光照不足土壤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坝子地区,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低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