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4981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跟踪检测 鲁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2018河南联考)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人”的人口目标。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未来人口推测表。据此完成12题。年份总人口/万人人口动态/每千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012 692.69.57.714.767.917.4200512 776.88.48.613.865.920.3201012 717.67.39.413.063.923.1202012 273.56.311.610.860.029.2203011 522.46.013.99.758.531.8

2、204510 044.35.016.39.052.838.220558 993.05.117.38.451.140.511.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是()A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减轻B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减轻C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加重D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加重2日本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少子化低死亡率人口数量急剧下降ABCD解析:第1题,由表格分析可知,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不断降低,数量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加重,D项正确。第2题,读表格可知,日本总人口不断下降,20452055年更明显,出生率下降显著,死亡率较高,C项正确。答

3、案:1.D2.C下表是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预测表。读表,完成下题。排名地区时间排名地区时间排名地区时间1上海201510广东202419河南20272天津201811山东202520青海20273北京201812陕西202521海南20274辽宁202113福建202522江西20275江苏202214四川202523安徽20286吉林202315山西202624甘肃20287浙江202316重庆202625云南20288黑龙江202317湖南202626贵州20299湖北202418河北2027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人口零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越多,人口

4、零增长出现得越早B人口零增长出现时,各地区人口将不再发生变化C人口零增长出现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D人口零增长出现的早晚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解析:表中信息显示,经济发达程度高的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较早进入零增长,则说明零增长出现的时间早晚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答案:D(2017嘉峪关市模拟)读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45题。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总人口口/万人131 448132 129132 802133 474134 091134 735出生率/12.0912.112.1412.1311.911.93死亡人口/万人8929139359439519604.我国

5、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4.79% B0.48%C7%D7%5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人口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人口总数在减少A B C D解析:第4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第5题,我国人口出生率呈现波动下降,人口总数在增加,故排除;通过简单计算验证正确。答案:4.B5.C(2017安阳联考)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67题。人口普查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常住人口/万人700.842 81 035.793 8男女性别比例49.4350.5754.2045.80014岁人口比重/%8.509.

6、841564岁人口比重/%90.3988.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111.766.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比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慢增长速度快增长总量多增长总量少A B C D7导致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环境人口容量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C城市人口政策变化D内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解析:第6题,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同)总人数1564人口比重1564岁男性性别比。同样可以计算出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然后比较可知,B项正确。第7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市劳动

7、年龄人口比重减少,可能是由于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和收入增加,内地向东南沿海迁移的劳动力减少;同时,由于该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他处,对劳动力需求量可能会下降,导致整体上该城市劳动力比重下降,D项正确。答案:6.B7.D(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89题。8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B014岁人口比例2000至2010年增加较慢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D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9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少的时期是()A

8、19531964年B19641982年C19902000年D20002010年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上升,A项错误;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下降,B项错误;1964年至1982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幅度比较大,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幅度不大,可推理得出1564岁人口比例在此时间段增加较快,C项正确;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基本无变化,D项错误。第9题,1564岁人口增加最少的时期对应图中014岁人口比例下降幅度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幅度大致相当或相差较小的时间段,故选C项。答案:8.C9.C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

9、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BCD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解析:第10题,依据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等于移民人数与总人口数之比,可计算出各时期的人口数量,1930年约为125百万、1950年约为143百万、1970年约为200百万、1990年约为250百万,据此可判断出图符合该国人口增长情况,故A正确。第11题,人口自然增长也就是不考虑移民人数的增长,依据上题计算出的各年代的总人口数,以及图中对应的移民人口数量,可计算出各时间段人口增长

10、的数量,如1910年总人口约为90百万,而移民人口数约为13百万,则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数量为77百万;再依次算出1930、1950、1970、1990年的人口数量,可看出1950197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C项正确。答案:10.A11.C二、非选择题1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变化折线图。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

11、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材料三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表。(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2)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3)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国家实行全面二胎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4)根据材料三描述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区域差异,并分析西藏、贵州、宁夏等省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较晚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偏高,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

12、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第(2)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可结合材料来分析。第(3)题,任选一方面来分析,理由充分即可。第(4)题,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描述区域差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原因。答案:(1)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2)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3)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不赞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4)区域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

13、较早,中、西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13(2017上海市嘉定区模拟)阅读关于浙江的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部分沿海省市2000年到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单位:%)。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上海3.30.711.1江苏0.60.611.3浙江1.50.5512.4材料二部分沿海省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部分沿海省市外来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表。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年2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年2010年外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全国7.628.769.61上海9.3010.509.81江苏7.859.089.37浙江7.468.578.59材料三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构成图;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制造业部门就业人口的构成图(注:加工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