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4348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是指授课者在课堂创造性地运用非言语因素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是除语言表过之外的其他一节信息传递方式,包括板书和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身体语言。它是授课者多信道表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授课者塑造自身形象,为学生的仪态修养做出直观示范的重要手段。非言语表达又称为身势表达,由于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学者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身势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虽然语言表达是授课者表

2、达思想感情的最主要途径,但它毕竟不是唯一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言之不尽、辞不达意的尴尬场面常常会遇到,如果用非言语表达来补救,往往能摆脱窘境,收到语言表达所不能收到的教学效果。一、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表达方式的特点课堂非言语表达主要作用是帮助授课者课堂言语表达,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授课者课堂教学非言语表达方式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辅助性。授课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做出不同的态势,包括手势、眼神和体态等。态势表达系统与授课者的语言表达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授课者言语表达辅助语言,是课堂教学表达的第二渠道。正确、得体、大方的态势在课

3、堂教学中往往对授课者的语言信息量做重要的补充,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并全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二是表法性。表情是人内心情绪的晴雨表。授课者在课堂教学中的面部表情是具有教育作用的。如微笑能表达授课者对学生的亲近心态,形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授课者的平等地位,感受到教学的民主,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这正今天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当然,课堂教学中授课者的面部表情一定要有分寸,既要有真实感又要有艺术感,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强装出来的。授课者表情的传达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幅度相吻合,应该微笑的就不要大笑,克服那种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表情,要学会控制和运用表情来教育学生,同时又要关

4、于察颜观色,以获得学生的表情反馈信息。三是符号性。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表达的符号意义与表达的情景紧密相关。脱离开具体情景,其符号意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授课者和学生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非言语符号达到沟通的,而具有表达不确定的非言语符号在一定的情境下往往表达的是确切的,要具体分辨其符号意义,不仅要综合身势情态的各种符号信息,还应观察语境,掌握统一的或类似的非言语表达编码系统,以师生双方相互理解、配合默契为前提,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二、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表达方式的功能表达能力是授课者应具备的诸多能力中一项重要能力,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理解上的狭隘,不少人把表达能力仅仅理解为语

5、言(文字)表达能力,不晓得非言语表达能力也是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任何一个授课者在课堂教学职都在运用非言语表达手段,只不过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有的重视,有的不重视;有的运用效果好,有的运用效果不好罢了。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表达方式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递信息的功能。非言语表达传递信息,能够改变、扩展、否定或增强口头语言的词汇含义。教学中非言语表达乃是授课者们有素质修养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展开,它与口头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二是情感认同的功能。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非智力因素有显著关系。而授课者的非言语表达又体现着教育者的情感、意志和个性,直

6、接影响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成长。实践证明,授课者在教学中要想获得学生们的情感认同,必须克服教学中的一些不良态势,比如讲台上站立不端,学生就会认为授课者缺乏素养,在情感上不予认同,因此,授课者克服与授课者形象不符的态势,对融洽师生关系、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是反馈调节功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非言语表达可以说是学生对授课者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以期引起授课者注意,及时调节课堂教学的巧妙手段。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授课者利用反馈、调节功能改进教学情况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授课者讲课时从不向学生提问题,下了课拿起书本就走人;有授课者上课时不是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瞄着天

7、花板或是窗外自顾自讲课,学生有什么反应一概不知,或知道了视若无睹,以致学生情绪低落,不愿听课。这些现象在现代化教学论中被称为师生双方反馈信息线路传导受阻。如果授课者在课堂讲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表达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就能积极有效地对教学进行调节,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当发现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时,授课者有意识中断讲课,用眼睛注视学生数秒,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学生也往往根据授课者的视线、手势、体态等非言语表达的变化,来判断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部分及授课者的态度和情感,用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三、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非言语表达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偏差。不少授课者(还有一部分

8、教学管理者)还是抱着老观念,认为课堂教学中语言的清晰明快、语调的抑扬顿挫、语境的恰到好处再加上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手段的更新,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有的授课者认为强调非言语表达方式的运用,是喧宾夺主,“搞笑逗乐”;有的授课者认为强调非言语表达就是只注重课堂效果,不注重教学效果等等。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授课者在对非言语表达方式的认识上存有或多或少的偏差。而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又导致了不少授课者不注重对非言语表达问题的研究,一些教学管理者在评价授课者授课艺术时,也不把非言语表达方式作为一个内容给予应有的重视。“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遥远”。课堂效果和教学效果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心理学上有一有趣的公式:感

9、情表达=7%的语言+38%声音+55%的表情动作。足见非言语表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驾驭信息化的教学能力不强。在全面实现电化教学之后,有相当多的授课者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善于依托课件这一新型的非言语表达方式来增强课堂效果和教学效果,而是满足于课件做了、用了,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精力来掌握和高效地利用它。三是相关理论知识有“短板”。这里主要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如有的授课者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等的了解掌握得不多,教学经验不足,更谈不上对非言语表达方式的正确运用了。四、提高授课者非言语表达能力的几种途径掌握一定的非言语表达技巧,是授课者

10、必备的基本功。近年来,授课者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证明,非言语表达技巧 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一是要从思想上提高授课者对非言语表达方式的认识。“课堂无小事,事事是榜样”。要把课堂效果和教学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克服对言语表达方式的误码解、偏见和轻视,把非言语表达方式运用的好坏作为衡量课堂效果、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强化素质、打牢授课者授课的基本功。要把提高授课者教育理论水平、优化授课者的知识结构、打牢授课者授课的基本功当做授课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要针对不同授课者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不仅学非言语表达方式的知识和理论,更要注重课堂教学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授课者非言语表达的能力。三是要搞好帮带。提高授课者掌握非言语表达方式的能力,要充分发挥那些非言语表达方式运用得较好的授课者的示范作用,制定以老带新的结对帮带制度;开展个案施训、观摩轮训、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以评验训等活动;大胆借鉴其它高校在非言语表达方面的研究成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阔授课者视野,吸收国内外高校运用非语表达方式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中国整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