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4202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2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案22师说(2)满分38分,时间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李藩,字叔翰,赵郡人。藩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以故人子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张建封在徐州,辟为从事,居幕中,谦谦未尝论细微。杜兼为濠州刺史,带使职,建封病革,兼疾驱到府,阴有冀望。藩与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语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当奏闻。”兼错愕不虞,

2、遂径归。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诬奏藩建封死时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论,持百口保君矣。”德宗得佑解,怒不释,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释然,除秘书郎。元和初,迁吏部郎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帝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

3、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今陛下永鉴前古,思跻富庶,躬尚勤俭,自当理平。”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有删改)注:革,通“亟”,指病重。帑藏(tng zng),国库。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兼错愕不虞虞:预

4、料B以为有宰相器器:才能C或家给人足给:供应D此固深期于卿等也期:期望【解析】给,富裕,充足。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李藩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C)A居幕中,谦谦未尝论细微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B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C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若人君竭民力,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D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解析】都表现忠直敢谏的一面。A项分别体现了谦和内敛、从容自适;B项分别是清正自持、有才干和自信;D项分别表现正直敢言和沉着镇定、临危不乱。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

5、李藩年轻时安闲淡泊,勤奋好学,乐善好施,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做官;后来在东都留守杜亚处任从事,因在洛中盗窃案件中为被诬告者争辩不成而辞职离任。B李藩在幕府中任职时待人谦逊,因他的阻碍,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图没有得逞,受到诬告后皇上下诏要杀他,由于杜佑的极力申辩和推荐,皇上任命他为秘书郎。C李藩任吏部郎中时,得到裴垍的赏识和推荐,皇上非常器重他;李藩做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苛刻不如韦贯之,但人品清正行为规范,跟他们是同一类人。D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的后果;所以力谏皇上俭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解析】“由于杜佑的极力申辩和推荐,皇上

6、任命他为秘书郎”错。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译文: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禁止,后来更加致力于施舍,没过几年就贫穷了。(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译文: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富足之后,国君怎么能不富足!【参考译文】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李藩少年时性情淡泊讲求节操,容仪文雅,好学。父亲去世了,家里富足,而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禁止,后来更加致力于施舍,没过几年就贫穷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

7、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张建封在徐州,征用他为从事,居于幕府之中,待人谦逊,从不计较琐屑之事。杜兼任濠州刺史,带有节度使职衔,张建封病情危重,杜兼急忙赶到府中,暗中有所企图。李藩与同僚探望建封时,出来哭着对杜兼说:“仆射公忽然病重如此,你应该在州中镇守,现在放弃本州的事务来这里,想要做什么?应该立即离开!否则,我一定会上奏皇上。”杜兼仓促间惊惧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于是径直回去了。建封死后,杜兼悔恨自己企图没

8、有得逞,非常怨恨李藩,就上奏诬告他在建封死时摇动军心。德宗大怒,暗中下诏让杜佑杀了他。杜佑一向器重李藩,于是拿出诏书给他看,李藩看后,不动声色。杜佑说:“切勿说出口,我已经秘密为你辩解,用全家百口人的性命为你担保了。”德宗看到杜佑的辩解,怒气未消,立即追召李藩到朝廷。等召见他时,看他的仪容长相说:“这怎么能是做恶事的人呢?”于是放下心来,任命他做秘书郎。元和初年,李藩升任为吏部郎中。皇帝诏命有不适当的地方,就直接在诏书后写批文。官员们说:“您应该在另附的白纸上批。”李藩回答:“另附白纸,那是文状,怎能叫帝命呢!”裴垍告诉皇上,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李藩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诚,遇

9、事知无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认为他言事从无隐瞒掩饰。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李藩回答说:“古人说:节俭能使用度丰足。所以财物丰足取决于节俭。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国库充实,五谷丰登。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上行下效,风俗日渐奢侈,舍弃农耕,从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国贫家困,盗贼就乘机而起了!现在陛下长久地借鉴古代,想跻身富庶的行列,亲自崇尚勤俭,社会自然就会平安。皇帝说:“节俭的事,发

10、自我的诚意;贫富的缘由,正如爱卿所说。只求上下互相勉励,来保持这一风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李藩等人拜贺退下。元和六年李藩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户部尚书。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严正又不及韦贯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们也属于一类人物。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9分)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11、。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迁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时太子未定,而临葘侯植有宠。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魏书称阶谏曰:“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又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

12、南征,以问群下。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馀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贼遂退。文帝践阼,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阶疾病,帝自临省。后阶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薨,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子嘉嗣。(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桓阶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

13、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B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C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 /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D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解析】抓住关键词“而”“于是”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孝廉,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推举孝悌之人和廉洁

14、正直之士。陈情表作者李密就曾被举荐为孝廉。B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C阼是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的台阶,用来借指帝位。践阼,是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后指帝王即位。D古代等级森严,天子之死谓之“崩”。“薨”,是用来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大夫死称为“卒”,普通老百姓的死称为“不禄”。【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普通老百姓的死称为“死”。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桓阶受孙坚的举荐入仕,后来孙坚战死,桓阶为了报答提携之恩,不惧危险,向刘表请求为孙坚治丧。B桓阶劝说太守张羡在官渡

15、之战中支持曹操,并预见了官渡之战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结局。C毛玠、徐奕为人刚直少同党,对丁仪等不友好,多次出言攻击他们,全靠桓阶调解才保全他们。D曹仁被关羽围困,徐晃救援未成。曹操想亲征,询问群臣意见,群臣认为非亲征不能解围,唯独桓阶反对。【解析】原文表述为“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因此应为丁仪对毛玠、徐奕等人不友好。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5分)译文:“您想要建立功业昭明道义,保全福禄远离灾祸,不应该跟他做法相同。”张羡说:“既然如此,那么我倾向哪一方才行呢?”_(关键词“全”“宜”然则”_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2)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5分)译文:如今曹仁等人处于重重围困之中拼死坚守而没有叛变,确实是因为大王在远方为他们造势。(关键词“贰”“诚”“势”_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全”解释为保全,“宜”解释为应该,“然则”解释为既然如此。(2)“贰”解释为叛变,“诚”解释为确实,“势”解释为造势。【参考译文】桓阶,字伯绪,是长沙临湘人。长沙太守孙坚推荐桓阶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因父亲去世回到乡里。正赶上孙坚攻打刘表战死,桓阶冒着危难到刘表处请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