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4029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试论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探讨【摘要】英语写作是一种相对便捷经济的英语学习方式。本文就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英语写作,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进行了探索。【关键词】写作日常教学渗透引言对于传统的中国英语教学来说,写作教学在理论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虽然近年的英语教学改革开始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但是写作对于中国人学英语仍然十分重要。综合一些相关文章和书籍,关于写作的内容不少,但遗憾的是这些只解决了“写什么”或者“怎样写”的问题,而对于“何时写”则很少系统归类,留给读者的印

2、象杂乱无章,使得其操作性和推广性大大减弱。那么如何解决“何时写”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全课型推进”训练,或日“见缝插针”式训练。我们知道,写作的优势就是“便捷经济”,是不易受外界条件制约的一种提高英语能力的方式。下面本文就如何在阅读课、听力课以及写作课等课型中渗透写作练习进行探索。一、在阅读课型中渗透写作练习1阅读前渗透此步一般在学习正文之前,为导入型或准备型的写作训练。通过“听写法”渗透如将一篇材料用适中偏慢的语速读两到三遍,也可以用录音机播放让学生听,学生听完即凭记忆将文章进行笔录。笔录时学生可以大胆的运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句写出大意即可,不必用原话默写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听

3、音“会意”的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当然,听写材料可以是书外的,也可以是与即将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无论如何,材料都应尽量含趣味性且难易适中。通过“说写法”渗透先说后写是一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课前几分钟安排一个“Free Talk”环节,在演讲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作,这样可以降低写作难度,增强学生写作信心。2阅读中渗透此环节为巩固型写作,紧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一般在课程内容学习中开展。给关键词复述后再写给出一些关键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然后再写下来。一说一写,对课文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通过问题答案复述再写针对课文提问学生们一些细节性问题,让学生们根据回答的答

4、案线索连句成篇,然后写下来。3阅读后渗透对于课文的浅层和深层了解都已完成,此环节多为拓展性或提升性写作,要求比较高,一般在材料学习完毕之后,可以在课堂做,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总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写作,都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也提高了其写作技能。二、在听力课型中渗透写作练习国外语言学者Rost认为,有效的听力训练应该与其他学习目的如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相结合;国内学者也持同样观点,胡春洞根据听力训练的思维方式、时间安排、学生反应形式以及与其他语言技能的配合等,归纳了有关听力训练的几点结合,如“分析性听和综合性听相结合,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理解和反应相结合,读听结合、写听结合”等,

5、足见听力练习中不仅要说和读,也不能忽略写。前面已经阐述过:作为最实惠最直接最好自由支配的一种学习英语方式,如何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多一点写的技巧获取,是英语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至于在听力中渗透写作训练的途径,正如阅读课程中一样,可以在课前安排导人性听写结合,可以在课程中安排巩固性听写结合,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启动拓展性写作以促进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熟悉和提高。三、写作课型偏重写作技能技巧训练英语写作过程派观点代表人物之一的Brown曾归纳了英语写作的九条注意,胡春洞等人也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长期严格的书写”,分析一下二者的字里行间的含义,不难看出英语写作水平的提

6、高是一个长期的、历经严格指导和系统训练的过程,决非一蹴而就。而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了数年英语后,仍然是提笔忘字甚至有话说不出,导致英语书面表达这一块的得分长期比较低虽然广大英语教师也逐步意识到学生写作这一块的薄弱,但面对繁重的课务负担,很多教师都觉得难以分出更多的精力来顾及写作能力的发展,在现实和理想之中,只好选择无力面对。于是每单元一次的“main task”课程,就成了不能解渴的“解渴”之径,区区一点时间,“必须”完成的任务那么多,哪有精力顾及写作技巧的培训?哪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写和重写”?可是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化整为零”,将写作这项不一定是目前最被改革所热衷但很能见实效的教学途径坚持在每天兑现实施,在读中写,在听中写,基础之路铺平了,那么在写作课程时则着重探讨写作技巧,给学生足够时间去发现、去尝试,水平提高就有了可能和保障。四、结语: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由于时间和精力分配因素,我们难以面面俱到,就听说读写而言,可以选择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块面攻关;就写作而言,也只能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尝试,然后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要知道,决定成功与否的不是做没做,而是是否坚持。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