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3531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试分析日语“日”的读音教初学者日语的过程中不免被问到一字多音怎么区别,如何正确使用等等。在此,以有多个读音的日汉字日为例,探讨如何分析以及理解日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以及如何正确读对一字多音字。日语日的读音除了当字和熟字训中的特殊读音外有、这五种读法。日本大辞泉字典收录的包括日的单词就有1600多。数目繁多的单词以及多种读音给判断日汉字日造成了不小困难。本文将运用语源分析法、语种分析法、意义分析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日汉字日的读音进行分析。一、日汉字日的语源分析所谓日汉

2、字日的语源分析,就是对日汉字日的起源、借用以及借用的过程进行的分析。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中就有日的存在。而日传到日本后,却出现变化,金田一春彦把这种汉字传到日本后的这种变异现象称之为非日本性。 日语中包含日汉字日的单词有很多,比如:日常、落日、六日、夏日等等。在细读这些单词就会发现,四个单词中的日汉字日读音都不相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汉字日因传入日本的时间不同而读音发生了变化。比如:日汉字日在日常这个单词中读成,是吴音;在落日中读,是汉音。而有时,即使是同一个单词日的读音也不同,比如吉日这个单词就有两个读法,分别为和。定日即可读成也可读成。 日汉字日除了中国传入日本的读音外,还有日本固有的发音,

3、即训读,包括、和。 如:花日()、母日()、春日()、秋二日()、日長()等等。 从以上的例子中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因日汉字日是由与日本差异甚大的中国制造出的文字,所以其非日本性也成了其显著地特征。正因为其非日本性的存在,对其读法的分析才更具有价值。二、日汉字日的语种分析所谓日汉字日的语种分析,即是从和语和汉语(本文中提到的汉语是日语中的汉语词汇,不等他与中文的汉语)的角度对日汉字日进行分析。讲到和语就必须涉及到训读这个概念,两者并不是等同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和语日包括训读的日()、日()、日(),如:五日()、日長()、日照()等。还包括熟字训中的日,如:明日()等。而 日()是上代语,与日(

4、)是同语源,因此在分析现代日的训读读音时,只需分析日()、 日()即可。训读是在汉字未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固有的汉字读音,也能理解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用语,仔细观察包含日()的单词,如:二日、三日等,便能发现日()的单词都是最基础的生活用语。而日()在日语中,与火()异字同训,都有具有给人温暖的特性,也是最基础的生活用语。熟字训日的单词有 明日()、昨日()、明後日()、一日()等。以一日()为例,并不是一读日读,而是要追溯到古日语中,表示月立(),即新一轮月亮升起,即为一月的一号。当汉语传入日本后,便把一日读成,后经过语音的变迁,成了现在的一日()。上述所举的例子都跟中文意思相同,一看便能理解,而

5、日语中包含日的熟字训中却有一些不易理解的单词。如京都南部有个城市叫向日市(),向这个单词一说是动词的终止形或者连体形名词化的单词,历史假名写为,另一说是连用形的音变,依次推断,写成向日可能是因中的通日汉字日而来。与上述的和语日特征不同的是,汉语日在语源分析部分就已经阐述过它与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语中包含日的汉语单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即古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词汇,如:歴日()、今日()、吉日(/)等。第二类是日本人根据中国的造词法创造的新词汇,如:全日制()、日報()、日給()、日勤()等。第三类仍是日本人自己创造的词汇,经过时代迁移,原来的训读变成了后来的音读词汇。如:日輪草()、日日草(

6、)等。而这些单词因为其是音读单词,所以也归类于汉语词汇。而此三类根据发音,可统一划分为吴音和汉音。吴音有如:本命日()、縁日()等。汉音有如:聖日()、祭日()等。汉语日的单词一般在起借用或者产生的过程中就已经定好时吴音还是汉音,而有些单词却是根据时代不同发音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元日( )、期日( ),都是从使用吴音变成使用汉音,而斎日( )、節日( )却是从汉音转化成吴音。还有甚至于同一个单词既有读吴音也有读汉音,但深究其意义却发现有些不同。如:初日读成时,既有事物开始第一天的意思还有日出的意思,而读成时,第一意思与相同,是事物开始第一天的意思,而第二个意思却是相扑用语,表示屡败之后的首次

7、获胜。三、日汉字日的意义分析在中文中,区分一字多音字的方法手段中,意义分析应该是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分析日汉字日的过程中,如果把意义分析放在首要分析位置的话,将会把日汉字日的分析带进死胡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意思部分重叠,与、之间也有部分意义是重叠的。从此可以得出,日语中一字多音字的读音间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意义,还包括历史遗留下的发音区别。因此,在语源分析与语种分析的铺垫基础上,再对日汉字日进行意义分析才能让一字多音字的区别显得更清晰。而对日汉字日进行意义分析就离不开纵横向的意义变化,上述已经论及过太阳是日汉字日的基本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基本义中引申发展出了日汉字日的其他多重意义。

8、从太阳引申到与太阳相关的事物,比如阳光,如短语日当等,从太阳引申到与其类似外形的事物,如单词日章旗等。而意义扩大除了以上两例的具体化扩大外还有在意义变化中起到更加重要作用的抽象化扩大。如:日昇日長日昇日八時間働日昇休日日昇今日日以上都是太阳作为具体像,在其基础上引申出其他的抽象意义。从太阳这个具体像,联系到白昼都有太阳悬挂高空,继而引申到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这个抽象概念,便有了日長这个短语。把概念扩大到一次日出到下一次日出这段时间,便有了日八時間働,而引申到某一特定时间这个概念时,便有了休日,而是否能看到太阳与天气有关,因此引申到气候这个概念,便有了今日日这句话。以上所述的意义扩大是在原有意义上

9、增加了新定义,但在词汇意义变化过程中,除了保留基本义的意义扩大外还有就是意义转移。如日本这个单词,最初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但现在的意义却是作为国家名在使用。有此单词连带出来日、対日、在日等单词,这些单词已经不再具有日汉字日的原始义,而是从原始义转移到日本的略称,日汉字日的原始义在这些单词中也就随之消失了。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如日本的一些与日汉字日相关的地名,如:八日市、 廿日市等。从字面上可以推断出曾在八号、二十号是这些地方的集会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集会也渐渐消失了,但是却留下了八日市、 廿日市这些地名。从整体上把握了日汉字日的意义变化后,再进行具体不同音之间的意义分析其区别便变得条

10、理清晰了。日()是结尾助数词,接在表示数的和语后用于数日期之用。从单义词这单看,很容易与有多义的日()进行区分。为了证明此结论,在调查了大辞泉中所有与日()相关的单词后,发现除了二日、三日十日等数日期的单词外就剩下大晦日这些少数的历史遗留词汇。因此在判断出日汉字日为训读时就极易正确读出它的读音。日()的语义虽多,但是论及到意义变化过程中虽有纵横线变化之分,但是都与其基本义有其关联。第一阶段:太陽 太陽光線 空模様、天候第二阶段:太陽 日出日没間 地球1回自転間 特定一日日数日()只有两个意思,分别是太陽和地球1回自転間但因这两个意思与吴音的日()的意思相同,而辨别这两个在此意义上的读音区别只能

11、依靠语源分析以及语种分析了。日()除了与上述的与日()日()相同的两个意义外,还有一意义与日(),表示日出日没間,而区别该意义上的日的读音,可从语种分析角度进行。除以上三意义外,日()还有自己单独拥有的意义,有:日曜略、日本略、演劇興行、大小道具方、衣装方給料、日向国略等意义。四、日汉字日的统计分析根据大辞泉收录的词条中,除去重复的单词,包含日汉字日的单词合计有1617个。以、熟字训/当字的顺序对这些单词进行统计所得的结果是:包含的单词为5个、包含的单词为117个、包含的单词为501个、包含的单词为199个、包含的单词为687个,熟字训/当字为108个。其中日()为上代语,除了5个历史遗留下的

12、单词,分别为:朝日()、朝日()、日()、日長()、日並()。含有日()的单词都为日期数词以及这些单词的复合词。含有日()的单词的大部分都是如单词記念日表示特定的日子,在这些单词中在日的前面加也不妨碍其意思表达。含有日()的单词都如過日、祝日等都是音读单词。而含有日()的单词与含有日()的单词不同,除了音读单词外,还有一小部分是训音读单词(湯桶読)和音训读单词(重箱読)。相对于以上几个读音的特征,熟字训/当字的单词读音就没有规律可循了。本文以个案进行研究,试着探讨了日语中一字多音字的区别方法以及此种区别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即从语源分析的角度可以得出日汉字日具有非日本性,进而为其语种分析得到了理论支持,而语种分析对日汉字日进行了和汉语语音特征分析,最后在其基础上对几个有意义交叉的读音进行意义分析,进一步细化其区别,最后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对各个读音进行最后的区别。参考文献:1池上嘉彦.意味論.大修館書店,1975.2加藤彰彦.日本語概説.,1989.3金田一春彦.新日本語新版.岩波書店,1988.4佐藤喜代治.講座日本語語彙.明治書院,1982.5玉村文郎.語彙研究教育(日本語教育指導参考書12).国立国語研究所,1984.6森田良行.基礎日本語3.角川書店,1984.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