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3483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巧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7.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考题实战 掌握高考脉搏1(2014课标卷,35)现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0.310 kg,滑块B的质量m20.108 kg,遮光片的宽度d1.00 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 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tB3.500 ms,

2、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解析】按定义,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v为:vv2代入题给数据可得:v22.86 m/s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和p,则pm1v0pm1v1m2v2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p|100%联立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可得:p1.7%m2,r1r2Bm1m2,r1r2Cm1m2,r1r2Dm1m2,r1r2(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

3、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若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解析】(1)在小球碰撞过程中,对水平方向用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2v2若m1v1m1v2m2v3,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代入数据得:m1m1m2;所以需要测量质量和水平位移,必需用到的仪器是直尺、天平故选A、C两项(3)由(2)中的分析可知,实验中需验证的表达式为:m1m1m2.【答案】(1)C(2)AC(3)m1m1m24气垫导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

4、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如下:图7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由电动卡锁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锁,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

5、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2)mAmB0(或)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或气垫导轨不水平,合理即正确)5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

6、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已知碰后两滑块一起运动;先_,然后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取下纸带,重复步骤,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1)试着完善实验步骤的内容(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kgm/s.(保留3位有效数字)(3)

7、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滑块1(2)0.6200.618(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质量为mA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把质量为mB的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落地处(1)请在图乙中读出_cm.(2)由图乙可以判断出R是_

8、球的落地点,Q是_球的落地点(3)为了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该同学只需验证表达式_.【解析】(1)由图可知约为17.5 cm.(2)Q是A球碰前的落点,P是A球碰后的落点,R是B球的落点(3)因为各球的运动时间相等,因此碰后的速度可以用水平位移来代替,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mAmAmB.【答案】(1)17.5(2)BA(3)mAmAmB7.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球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

9、角为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解析】设摆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摆长为l,B球的初始高度为h1,碰撞前B球的速度为由此可以推出所以,此实验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答案】见解析8(2016嘉兴市模拟)某同学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做对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AB是斜槽,BC是水平槽,它们连接处平滑,O点为重垂线所指的位置实验时先不放置被碰球2,让球1从斜槽上的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将球2置于水平槽末端,让球1仍从位置G由静止滚下,和球2碰撞,

10、碰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重复10次实验得到小球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分别为M、N、P.图8(1)在该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是下列器材中_A天平B游标卡尺C刻度尺D大小相同的钢球两个E大小相同的钢球和硬橡胶球各一个(2)在此实验中,球1的质量为m1,球2的质量为m2,需满足m1_m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被碰球2飞行的水平距离由图中线段_表示(4)若实验结果满足m1_,就可以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若m1v1m2v3m1v2,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代入数据得:m1m1m2.【答案】(1)ACE(2)大于(3)(4

11、)m1m29如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右端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和_.(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忽略小球的大小)【答案】(1)弹性球1、2的质量m

12、1、m2立柱高h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2)2m12m1m21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其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

13、应取为_cm.(2)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不需要进行的测量是_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则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与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3)要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只需验证的表达式(用m1、m2、OM、OP、ON表示)。【答案】(1)64.7(64.065.0均对)(2)CE11. 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_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2)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