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3407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 专题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抢分精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1.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高考导航】抢分题型题型1 实验原理与操作题型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题型3 创新实验设计 命题点1 实验器材的创新 命题点2 数据处理方案的创新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点纸带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打点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2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设x1、x2、x3、x4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假如xx2x1x3x2x4x3常数,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3求物体瞬时速度的方法如图实1所示:则vn。4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1)“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实2所示:a1,a2,a3,然后取平均值,即,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精确度。(2)“图象法”求加速度求出纸带上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画出vt图线,直线的斜率即表示加速度。题型1实验原理与操作例1 (广东理综)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实6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 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

3、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答案:(1)DCBA(2)0.1 (3)(4)解得:;针对训练:1(佛山模拟)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 V,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s打一次点。(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

4、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实7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x24.75 cm,x35.88 cm。根据纸带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 _ (请用文字描述);在计数点C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m/s2(以上两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答案(1)交流0.02(2)A(3)相邻

5、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0.531.13解析题型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例2某同学利用图实8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实9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 m/s2。答案(1)67(或76)(2)1.00

6、1.20(3)2.00针对训练:2实验中,如图实10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 m/s,vC_m/s,vB_m/s。在如图实11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 _。答案(1)匀加速直线(2)3.902.641.38见解析图12.60 m/s2(3)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3)图线与纵轴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题型3创新实验设计命题点1 实验器材的

7、创新(1)如果提供光电门和刻度尺,我们可以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借助v求出物体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再由vv2ax,测出物体的加速度。(2)如果提供闪光照相机和刻度尺,我们可以用处理纸带的方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及物体的加速度。例3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实12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

8、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1)1.010(2)1.02.5(3)平均速度滑块命题点2 数据处理方案的创新如果测得物体运动的位移和

9、对应时间。(1)若初速度为零,则xat2,因此做出xt2图线,图线斜率的2倍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则xv0tat2,可得v0at,因此做出t图线,图线斜率的2倍即为物体的加速度。例4利用图实13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s(m)0.5

10、000.6000.7000.8000.9000.950t(ms)292.9371.5452.5552.8673.8776.4s/t(m/s-1)1.711.621.551.451.341.22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t、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实14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t图线;(3) 由所画出的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atvt(或sat2vtt)(2)见解析(3)2.0(在1.82.2范围内都可)(3)图线的斜率k,由图线求出k1.0,故a2k2.0 m/s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