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3137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变化与气候变暖的关系(1)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该地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提高后,该地区降水量增加,促使粮食增产。(2)地区为澳大利亚,该国粮食减产,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后,该国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降水减少,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5)对工业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三、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高

2、考例析】(2018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1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1D 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

3、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对。2D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点睛】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

4、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流域气候变化,青海湖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下图示意青海湖距今1.2万年来含盐量变化过程。据此12题。1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 3700年 B 3900年 C 6900年 D 8300年2据图推测,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是()A 以变暖变干为主 B 以变冷变干为主C 以变暖变湿为主 D 以变冷变湿为主1D 水位最低时湖水的含盐量最高,据图可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8300

5、年,故选D。2A 据材料可知,青海湖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据图可知,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含盐量逐渐上升,说明可能是湖泊水位下降,雨水补给逐渐减少,蒸发逐渐加剧,气候有变暖变干趋势。故选A。(2018湖南省株洲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二)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3推测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埋藏在地下的直接原因是( )A 地壳的抬升运动 B 地壳的下沉运动C 流水、风的沉积作用 D 冰川的沉积作用4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 距今2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B 距今约4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C 距

6、今6000 年以前气候稳定少变 D 距今8000 年以来湿润期长于干旱期3C 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图中岩层构造不能显示区域发生过明显的地壳运动。但图中岩层层次明显,说明是沉积作用形成,而图中文化层上的岩层是很厚的沙层,可能是周围风沙沉积的结果,冰碛物堆积没有明显分层,排除冰川的沉积作用,据此选C。4A 读图,沙层主要形成在2000年前,粘土层形成在2000年后。根据沉积时间与岩层厚度判断,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A对。距今8000年,地层有文化层,但不能判断绿洲距今8000年开始出现,B错。粘土层的变化,说明气候不稳定,C错。6000年以来,约4000年是沙层沉积,说明湿润期小于干旱期,

7、D错。 (2016全国II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题。5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5.C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故选项C正确。6.(2017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下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下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海洋表面

8、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6.B 读图分析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海平面仍在上升,A错误;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B正确;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C错误;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先降低后增加,D错误。故选B。 (2015海南高考)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8.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

9、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7.A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8.B 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2018四川省春季诊断性测试)读阿拉斯加某冰川示意图,完成911题。9图中冰川南北端的直线距离最接近( )A 2 km B 4 km C 6 km D 8 km10据图分析,影响图示地区冰川分布的主要因素

10、有( )A 海拔、相对高度 B 海拔、地面坡度C 坡向、地面坡度 D 坡向、相对高度11图中P处冰川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 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9C 根据纬度,图中冰川南北端的纬度跨度约3.5,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1=60,直线距离约6.4千米,最接近6 km,C对。A、B、D错。10B 据图分析,影响图示地区冰川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海拔、地面坡度,海拔高,气温低,利于冰川分布。坡度小,利于冰川存留,B对。相对高度大,气温不一定低,A错。坡向对冰川分布影响小,迎风坡影响大,C、D错。11A 根据等高线,图中P处冰川大致是与等高线垂直,向海拔低处移动,移动的方向是

11、西南方向,A对。B、C、D错。点睛: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1=60。影响冰川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海拔、地面坡度,海拔高,气温低,利于冰川分布。坡度小,利于冰川存留。相对高度大,海拔不一定高,气温不一定低。冰川大致是与等高线垂直,向海拔低处移动。(2018山东省七校联合体第四次联考)读“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213题。12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会导致西藏( )A 冰雪和湿地面积减少 B 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C 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减少 D 降水量、江河径流量减少13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对境内高原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很大。图示时间段

12、内,其基本变化趋势是( )A 持续降低 B 持续升高 C 波动降低 D 波动升高12A 从图中可读出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大,冰雪面积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湿地面积减少,A正确。13D 从图中可读出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高原湖泊水位会波动降低,C正确。(2018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第二次联考)冰芯是人类在冰盖上钻孔获得的连续冰层,冰芯中记录的冰雪累计量,可以反映降水程度;冰芯

13、中的尘埃含量、同位素、化学元素等,都可以反映当时的大气环境。氧同位素比率8180对冰芯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含180的水分子不易蒸发,温度较高时,180蒸发较多。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坡获取冰芯中180含量的平均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415题。14冰芯中18O含量的变化反应近百年青藏高原( )A 冰川退缩严重 B 气候趋于寒冷 C 降雪量增加 D 气候趋于变暖15通过对冰芯中气泡的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冰芯中硫和氮的氧化物含量增加明显,推断污染物的来源最不可能是( )A 南亚的工业废气排放 B 东南亚污染物扩散C 中国东部工业废气排放 D 海湾战争期间油井燃烧14D 据图可知: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冰芯中18

14、O变化各有特点,特别是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十分明显,总的来说都反映出过去100年来18O增加的趋势,说明过去100年来青藏高原在不断变暖,故本题选D。15C 通过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研究,揭示出大气尘埃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冰芯中气泡的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冰芯中硫和氮的氧化物含量增加明显,说明其污染物最有可能来自中国东部工业废气排放,故本题选C。(2018陕西省宝鸡市质量检测(三)磁化率是反映温湿气候与干冷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气候温湿利于磁性物质形成与聚集。右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典型地区磁化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617题。16距今6-7万年时间段,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 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增多 B 我国甘蔗种植区北界北移C 我国正处于间冰期 D 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17距今13万年以来,黄土高原磁化率变化反映出( )A 全球气候变暖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过程C 东亚冬夏季风环境效应交替变迁D 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益严重16A 从图中可看出距今6-7万年时间段磁化率较低,由材料“气候温湿利于磁性物质形成与聚集”可知,磁化率低说明气候冷干,冬季风热力偏强,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增多;我国甘蔗种植区北界南移;我国正处在寒冷期;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