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3112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_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论文 关键词:章回小说人格探索伦理人格主体人格人文人格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古代章回小说 发展 的 历史 ,是对价值人格进行不断探索的历史。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可以分为这样三大历程: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对伦理人格和社会 政治 的关系的思考,表现了对伦理人格的困惑;西游记、金瓶梅以对主体人格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思考,表现出对主体人格的弘扬;儒林外史、红楼梦以对初步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新的人格的探索,表现出对人文人格的追求。 中国编辑。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曾

2、经指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 艺术 、宗教、 科学 ,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且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作为 中国 文化的一个表征,古代章回小说发展的历史,也是对人生进行不断探索,并寻求人自身的不断解放和人格的不断完善的历程,是不断设计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和理想生存环境的历史。随着古代小说的发展,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可以分为对伦理人格的困惑,对主体人格的弘扬和对人文人格的追求三大历程。从古代人格的发展来看,这三大历程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伦理人格的困惑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对伦理

3、人格和社会政治的关系的思考,表现了对伦理人格的困惑。作为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逻辑延伸,传统儒学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政治统治的根本。这一思想在作为儒学经典之一的大学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中,“格物”是基础,“修身”是中心,“治国平天

4、下”则是目的。所谓“格物”,按后来朱熹的解释:“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强调的是对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理”的体认。而所谓“修身”,强调的则是人格的道德完善。按大学的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道德修养的根本,在于克制人的情欲,以达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的道德境界。只有通过“格物”“修身”,才能达到国家的

5、治理和天下的太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因而大学在阐述治国之道时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正是在“修身”达到个人道德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推而广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宁。按照大学的思路,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太平取决于包括国君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实现了全民的道德修养,就可以使社会保持和谐以求得天下太平。伦理人格因而成为孔孟以来的传统儒学极力推崇的价值人格的最高境界。但是,孔孟以来的儒学大师们回避了这样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就是伦理人格和封

6、建专制制度,道德人生和封建社会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封建统治依赖于人们的道德完善以保证社会的安宁和统治的稳固;同时,封建专制和黑暗现实又没有为伦理人格和道德人生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尽管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并要求统治者在道德上为人表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劝导统治者“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但这只是儒学大师们一厢情愿的善良愿望。因为封建专制制度本身又为统治者“以为天下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提供了可能。在除了为满足更大的私欲而故

7、作姿态的情况下,统治者怎么会以“修身”的方式,以道德规范去限制自身欲求和既得私利呢?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黑暗现实与伦理人格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于是,有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有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精忠报国,含冤被戮的岳飞;有了精忠旗中“缘何忠义难伸志,伸得志的偏生忠义无”的愤慨与不平;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对伦理人格的思考和困惑。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揭示了伦理人格所面临的不可逾越的双重矛盾。一是伦理人格和黑暗现实之间,即善与恶之间的矛盾;一是伦理人格和政治利益之间,即义与利之间的矛盾。正是这双重矛盾,决定了三国演义伦理人格的悲剧。作为“仁君”的典型,刘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善和曹操所代

8、表的恶构成了三国演义的主要冲突,这种冲突决定了三国演义的悲剧实质。而作为蜀汉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刘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作为伦理的“义”和体现蜀汉集团政治利益的“利”形成矛盾,这种矛盾又促成了三国演义的悲剧结局。“刘先主兴兵伐吴”是导致蜀汉衰亡的重要转折。作者对蜀汉在彝陵之战中的失败表现出深切的惋惜,但对刘备忠实于桃园结义的伦理美德却进行了热情的赞扬。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一听到噩耗,当即“大叫一声,昏绝于地”,“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不进水食,但痛哭而已”。即帝位之后,刘备所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祭关公”。尽管诸葛亮、赵云、秦宓等人皆以“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天

9、下者,重也;冤仇者,轻也”为理由对刘备进行劝谏和开导,并严肃指出,兴兵伐吴属于“非所以重宗庙”的感情用事,但仍然没有动摇刘备伐吴复仇的决心:“孤与关、张二弟在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朕不与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在蜀汉利益和兄弟情分之间,刘备执著地选择了后者,这无疑体现了传统儒学理想的道德境界。三国演义正是在歌颂了刘备的伦理人格的同时,又通过刘备及蜀汉集团的悲剧,揭示了伦理人格和现实政治的矛盾,表现出对伦理人格的深刻思考。而在水浒传中,宋江的伦理人格也面临着双重矛盾。一是伦理人格和黑暗现实之间,即忠与奸之间的矛盾;一是伦理人格内在规范之间,即忠与义之间

10、的矛盾。也是这双重矛盾,决定了宋江的人格悲剧。一方面,构基于“忠义双全”的“替天行道”与皇上昏昧,奸邪满朝的“天下无道”的矛盾,决定了水浒传的悲剧实质。同时,“天下无道”的黑暗现实又使本应“双全”的“忠义”在客观上难以统一,以形成宋江伦理人格的内在矛盾,并使宋江形象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忠”和“义”作为调整个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行为规范具有不同的内容。余象斗在题水浒传叙中说:“尽心于为国之谓忠,事宜在济民之谓义。”在水浒传中,“忠”所强调的是个人和统治者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义”所强调的则是个人和被统治者之间的行为规范。在“天下无道”的黑暗现实中,由于统治群体和被统治群体之间的对立,使“忠”和“义

11、”这两种着重于不同群体的行为规范在事实上难以达到统一。这种情势使宋江处于徘徊于“忠”“义”之间的两难境地。而宋江的人格悲剧在于他一生都在寻求事实上难以统一的“忠”与“义”之间的统一,以实现“忠义双全”的人格理想。正如他临终之前所言:“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义不负朝廷。”正是由于追求“忠”与“义”之间的统一,才形成“朝廷负我”,“赐死无辜”的悲剧结局。“忠”与“义”两条人生之路的交汇,正好构成悲剧之路的起点。在“忠义双全”的宋江身上,无疑体现出强烈的伦理人格精神,但“天下无道”的黑暗现实却是“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水浒传正是通过

12、宋江的人格悲剧,向人们昭示了那个本应依赖伦理道德维系的封建社会,怎么吞噬、毁灭了它赖以维系的伦理道德。也正是在这里,水浒传对伦理人格自身表现出深沉的困惑。二、对主体人格的弘扬西游记、金瓶梅以对主体人格和伦理道德的关系的思考,表现出对主体人格的弘扬。“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重天轻人。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强调的实际上是“天”对“人”的决定作用。作为这一思想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传统儒学重视的是人对社会的责任,忽视的是人的自由与欲望。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出的“克己复礼”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倾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3、一方面,孔子意识到作为主体的“己”的存在,同时,又要求主体接受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规范。通过作为伦理道德的“礼”限制了作为主体的“己”,才算实现了“仁”这一伦理人格的最高境界。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后来的程朱 理学 那里得到了 哲学 化的阐释并发展到极端。朱熹在论语集注卷六中解释这段话时说: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复,反也。礼,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

14、。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在朱熹看来,作为主体的“己”即为“私欲”,作为道德的“礼”则为“天理”。所谓“克己复礼”即“胜私欲而复于礼”,实际上就是“灭欲存理”,使“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如果说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注意到主体的存在,那么,朱熹则把超越于伦理的“己”一概斥之为“私欲”,列为“克之”之列。于是,伦理人格成为价值人格唯一合理的表现形式,超脱于伦理道德之外的主体人格因之失去了合理存在的天地。而西游记、金瓶梅的人格探索意义主要在于:通过主体意识的弘扬,把主体从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主体人格交还给本应属于自身的人自己。西游记是一部极富象征意味的神话小说。作

15、品通过孙悟空身上强烈的自由意识,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高度的人格尊严的象征描写,高扬了主体人格。在西游记的第一回,作者通过须菩提祖师为孙悟空命名,寄寓了孙悟空率性而真的自由意识:“狲字去了兽傍,乃是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并且提示说:“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其实,这里的“婴儿之本论”,即相当于后来李贽童心说中作为“人之初”的“童子”,强调的是超脱于伦理束缚的 自然 人性,这种自然人性构成了孙悟空率性而真,任性而为的自由意识的人性基础。在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人格力量的是他那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和广大神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本领的发源地

16、却在隐括着一个“心”字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无疑说明孙悟空的修道过程,实际上是指修心过程。孙悟空后来在黑风洞对黑熊精夸耀自己本领来源时解释说:“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孙悟空的本领显然是“心性修持大道生”的结果,是人对自身潜在力量认识、发现的产物。作者对孙悟空本领的描写,实质上是通过神话的方式突出了主体的人格力量,表达了对人的信念及礼赞。在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情节自然是“大闹天宫”。而促成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主要原因,则是他高度的人格尊严和天宫上等级制度的冲突。当孙悟空初上天宫之际,面对至高无上的玉帝,不但“挺身在旁,且不朝礼”,而且目无尊卑,自称“老孙”。当他发现玉帝所封的“弼马温”只是“未入流”的“末等”官衔,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