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71602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求索真理历程一轮复习ys(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物质性原理,7、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4、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8、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3、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物质性,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二、意识的作用,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考点,重点 把握,一、辩证唯物

2、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概念 2、实践的特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1、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2、真理和谬误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来源 动力 唯一标准 目的,实践,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认识,真理,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反 作 用,决 定,性 质,谬误,特 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非纯主观思维活动,一、实践的概念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

3、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世界,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是直接现实性活动,注意: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特别提示: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蜜蜂筑巢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二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第二: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一发射窗口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再次重返月球的开始。发射“嫦娥三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 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2、中国的探月工程三步“绕、落、回”,现在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一: 1、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科

5、学家研制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 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 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实践的特点,【点拨】 在涉及区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时,材料中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材料中强调历史过程,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材料中强调“合作”等,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二、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1)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

6、观的。 (2)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2、能动性 (1)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3、社会历史性: (1)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

7、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4、联系: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2016江苏)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

8、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 B. C. D.,B,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2)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误区警示】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9、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特别提示: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

10、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反对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误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认识

11、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反对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提示】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即改造世界)。,拓展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的区分,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下列句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对实践具 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则会阻碍人 的实践活动。 方法论:树立正确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原理内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13、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方法论要求】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2016天津高考文综试题) 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 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D,1、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真 理,谬 误,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考点二、辩证唯物主义的

14、真理观,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 真理主观符合客观、正确反映 谬误主观背离客观、歪曲反映 统一: 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 真理超出范围。 真理超越还是落后于事物的发展。 把全面的真理内容彼此割裂(断章取义)。 谬误向真理转化: 超出一定范围后回归。 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2、真理的特征,(1)真理的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主观真理。“有用即真理”等观点,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真理观。,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仍是真理

15、的基本属性。,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启示,(2)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 任何真理是具体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误区: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真

16、理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真理是相对的。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2015全国2卷)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A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A,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 1、认识的反复性 (1)表现: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 (1)从认识的主体看:人受到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