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1310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西夏时期干旱、寒冷的气候,草原、荒漠的植被,对其牧业 经济 若干要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兹认为农牧并存以牧为主是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且畜牧业因一向在夏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而倍受其统治者的重视。然而这种 自然 规定和人类选择的统一性,愈来愈受到严重的挑战和破坏,井有愈演愈烈之势。籍此,作者在 研究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基础之上,对这种原因作了进一步的 分析 与探讨。 关键词:西夏;牧业经济Investigation

2、andAnalysisofSeveralEssentialFactors ofAnimalHusbandryEconomyinWesternXiaRegime Abstract:ConsideringthedrycoldclimateandpasturedesertvegetationinWesternXiaRegime,thepaperdealswithseveralfactorsofitsanimalhusbandryeconomy. The writermaintainsthattheanimalhusbandryandagriculturncoexistsinitsmodesofpro

3、ductionandlife,simultaneously,theformerplaysadominantrnle.Furthermore,theanimalhusbandryisofgreatimportancetoWesternXiaRegime.Asaresult,therulersattachedimportancetoit. However ,theharmonybetweennaturalprescriptionandhumanchoicehasbeenchallenginganddestroyingtheworsethesituationbecomes,theLatertheda

4、ygoes.Inaviewofthis,thewriteranalysesandstudiesthecauseindetail.Keywords:WesternXiaRegime;animalhusbandryeconomy 畜牧业,作为西夏王朝的主导型经济,在其生产和生活中一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备受其统治者的重视。后人对这方面的研究亦较多,然而以往的研究对西夏的牧区分布、牧区面积、牲畜的结构比例、载畜量、牧区人口等构成其牧业经济的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却甚少。本文试以此为题作进一步讨论。 一、牧区分布 历史 时期,我国的气候曾多次寒冷干湿交替,西夏时正值气候变为干冷,其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多草

5、原、荒漠。这种自然景观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以东属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以西屑荒漠和荒漠草原。各种资料表明,这种植被景观已于今天相仿佛。依此,我们将西夏的牧区划分为河西牧区、阿拉善牧区、兴灵牧区与鄂尔多斯牧区。 1河西牧区 即河西走廊,指夹在“南山”(祁连山)与“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之间的狭长地带。东起乌鞘岭,西抵玉门关,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宽数公里和数十公里不等。本区海拔10001500米,沙碛、戈壁、低山间有绿洲分布。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有名的牧区。史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余里,有松柏五木,水草丰美,冬温夏凉,宜畜牧。”唐代以降,特别是安史之乱之

6、后,河西的植被遭到较大的破坏,但基本状况良好。这可能与唐代时气候温暖湿润有关。宋皇祐元年(1049年)辽兴宗率军伐夏,北路军突人西夏的右厢地区,“至西凉府(今甘肃武威),获羊百万,囊驼二十万,牛五百。”西凉府西北部之甘州“通西域,扼西矍,水草丰美,畜牧孳息”。“焉支山,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宜畜牧。” 走廊西部的瓜、沙地区亦宜畜牧。西夏书事曰:“瓜、沙(今甘肃敦煌、安西一带)诸州素鲜耕稼,素以畜牧为主”。 因得到来自祁连山丰富冰雪融水的滋润,夹在其北麓与阿拉善牧区间的河西走廊,不但是西夏重要的牧区,而且亦是其绿洲农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史记载:“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

7、万人戍田之。”西夏时,在此开沟挖渠,实行农业灌溉。从今天的水系流域来看,自东徂西,当为石羊河水系的武威一一民勤绿洲、黑河(弱水)水系的酒泉一一张掖一一额济纳绿洲及疏勒河水系的敦煌一一安西绿洲。河西绿洲农业的数量、规模恐怕不大,“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得汉人若脆怯无他技者,送河外耕作。” 阿拉善牧区 位于河西走廊“北山”以北,玉门关以东,今中蒙边境线以南,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区域,其间地势比较乎缓,大部分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流沙、戈壁广泛交错,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分布其中。 据古 文献 记载,这种荒漠、草原的植被景观早已形成了。水经注载“弱水若流沙,沙与水流行也。”唐朝诗人王

8、维曾到这里,“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驰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王延德出使高昌。经鄂尔多斯高原渡过黄河,穿越乌兰布和沙漠时,“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骆驼。不宜五谷沙中生登厢草,收之以食。”登厢草,又名沙米。是荒漠、半荒漠地区流动沙丘的先锋植物。 西夏时,除弱水流人居延海形成绿洲外,河水两岸的牧场亦十分辽阔。黄文弼在额济纳河流域考察时曾对黑城附近的河道做过调查,记载道:“老人传说,此河初时水极大,居民亦众,故在此建城为一蒙古王子所居,称西王。”这是元末明初之事,距西夏已近百余年。可见西夏时额济纳农牧兼营之盛。 海拔XX米以上的贺兰山,是阿拉善牧

9、区重要水源给养地,其西部的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和湖盆草滩交错分布,是沙漠中的主要牧场。 阿拉善牧区中部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广大的沙山、沙丘间有湖泊海子分布,因这里降水较多,沙丘沙山上生长着稀疏植物,如沙拐枣、米子蒿、沙竹等,有植物的地方占整个沙丘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些湖泊的周围,分布着广大的牧民。 兴灵牧区 本区大部分位于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流经的区域,地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南高北低。自北往南的桌子山、贺兰山、丰台山、罗山、天都山等一系列山脉,成为这一区域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寒风侵袭,沙漠的东移,使这里不但成为西夏的天然牧场,而且亦是其农业绿洲所在地。当时牧

10、区主要分布于定州、灵州、鸣沙州、应理州、威州及贺兰山、丰台山、罗山、天都山一带。 贺兰山东部的定州(今宁夏平罗省嵬山)“在怀远(今宁夏银川)西北百余里,土地膏腴,向为蕃族樵木之地。”后汉书西羌传曾记载灵州(今宁夏灵武):“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盐产富饶,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宋初的灵州城下,仍柳树成荫。鸣沙州(今宁夏中宁)、应理州(今宁夏中卫),不仅是西夏的产粮区,亦是其优良的牧区,“(香山)山势高耸,草木颇蓄,产青羊。”(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将刘昌祚得积谷百万,巾子及粟百万斛,草万束。”威州(今宁夏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原的东岸,多石质山地,地势较高,气候较凉,是良好的畜牧场所,西夏在

11、此置静塞军司。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至50公里的贺兰山,其东麓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是一农牧皆宜的好地方,嬴秦时即在此屯田,其后的历代王朝又于此兴修了一系列的灌溉工程。这些渠道基本上被西夏继承下来。宋史宋国传载:“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贺兰山“在县(今宁夏贺兰山)西北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马为贺兰。”兴灵牧区南部的罗山与天都山(今宁夏固原西北):“故垒未圮,水甘土活,有良木薪桔之利。”“多种竹、豹、虎、鹿居,云雾不退。谷间泉水山下耕灌也。” 鄂尔多斯牧区 本区范围较广,北与辽之上京道(今蒙古国南部地

12、区)接壤,包括今巴彦淖尔盟乌中旗海流图镇乌梁素海以西的广大区域;南部越过长城,至宋、夏交界之横山;东北部与辽之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河清军(今内蒙古东胜市东北部)、金肃军(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林乡附近)相毗邻;东部大致与宋之保德军(今陕西绥德市)、晋宁军(今陕西佳县附近)相接壤;西部与阿拉善牧区隔河相望。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起伏很大,大部分地区海拔在8001600米之间。地表复杂多样,北部、中部多高山、荒漠、草原,南部多梁、峁、沟、壑的黄土地形。 鄂尔多斯牧区地处干旱气候区内,植被以荒漠、荒漠草原、干草原为主。除南部横山呈曲四边形()的宜农宜牧区及黄河北岸的绿洲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均适于放

13、牧。现仅择其中部牧区为例说明之。 牧区东部窟野河东畔的麟州(今陕西神木东北),“城中无井,其惟沙泉在城外向欲拓城包之,而沙土善陷,每夏兵围城,城中辄忧渴死。”21位于今无定河北、黑水河南之夏州却是另一番景观,“属民皆杂虏,虏之多者曰党项,相聚为落于野日部。其所业无农桑,事畜马牛羊囊驼。”22西南部的盐州(今陕西定边县)亦是畜牧的好场所,唐元和三年(808年)六月,沙陀酋长朱尽忠与其子执宜率众三万,“被置之盐州,为市牛羊,广其畜牧。”23顺宥州(今陕西、北长城外红柳河左岸)北行,便进入牧区腹地一毛乌素沙地。“继迁攻宥州,不胜,仍驻地地斤泽,地斤泽善水草,便畜牧,生聚渐众。”24地斤泽,又名铁斤泽

14、,位于毛乌素沙地之中,是较为优越的草场。 二、牧区面积 西夏时期,气候较现在寒冷,植被较现在稠密,但与今天相比,已差别不大。同时在其 经济 构成中,以党项族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及其所从事的畜牧业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以汉族为主体的农耕民族与其所从事的农业占比例较小。因此,我们在估算西夏牧区的面积时,采用不是今天草原的可利用面积,而是该草原的总面积。 西夏时四大牧区的面积分别是:17206108亩、108亩、03240108亩、18788108亩,共计70332108亩,25约占西夏国土面积的725826,这与今天西北五省草原部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基本上是相接近的。 三、牲畜结构比例 即以某种牲畜为

15、标准,将其它各种牲畜折合为各种牲畜的比例。通常以牛或绵羊为标准单位。在 计算 草原载畜量进时,主要依据各种牲畜的食草量来计算。 史书中关于俘获或降附的部落牲畜数字,牛羊大多是合计,只有西晋太康八年(287年)“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复率种落大小万一千五百口,牛二万二千头,羊十万五千只,车庐什物不可胜计,来降,并贡其方物,帝并抚纳之。”27这一数字比较确切完整,因是和平来归,无战死或逃走,故可作估算之用。按此所载,大小牲畜比例为1:477。晋书中所载牛羊的比例与古代、近代、 现代 游牧部落的情况是吻合的。宋皇祐元年(1049年),辽兴宗率军伐夏,北路军突人西夏的右厢地区,“至西凉府,获羊百万囊驼二十万,牛五百。”28此项记载大小牧畜比例为1:50。据日本侵略者在19361937年时锡盟和呼盟的调查是1:31和1:645,平均正好是478。公元1827年,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的kalmuks蒙古牛羊的比例为1:4125。kalmuks蒙古牛羊比例较高的原因,可能是伏尔加河流域与漠北相比,雨量充沛,气温湿润,土壤较肥沃,放牧条件较好,此外,也不排除俄国农业对耕牛的需求,可能也促进了牛群数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