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基本知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71239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爆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防爆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防爆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防爆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防爆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爆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爆基本知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6,防爆基本知识,2,爆炸性危险场所,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气体和粉尘)。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爆炸性环境。 危险场所:爆炸性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在石油、化工、煤炭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据资料: - 在煤矿井下,2/3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石油开产现场和精炼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3,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介于爆炸极限范围内

2、时,遇点火源就会产生爆炸。 - 爆炸下限 LEL - 爆炸上限 UEL 可燃性物质的爆炸极限范围各不相同:,- 甲烷5, 15 - 丙烷2, 9.5 - 乙烯2.7, 34 - 氢气4, 75.6 产生爆炸的基本条件(爆炸三角形原理) 1. 爆炸性物质 2. 空气(氧气) 3. 点火源(如电火花、炽热表面)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1. 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理想的方法 2. 排除/削除可能的点火源实际的方法,爆炸极限与防爆基本原理,4,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和温度是产生爆炸的主要点燃源。 不同爆炸性物质的电火花和温度点燃特性各不相同。,为了使采取的防爆措施更具针对性,有必要对爆炸性物质进行分类、分级、

3、分组,并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分区。,爆炸性危险物质点燃特征,5,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I类: 矿井甲烷; II类: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级)。 它们分别是: Class I 爆炸性气体; Class II 爆炸性粉尘; Class III -爆炸性纤维。,6,(基于MESG和MICR),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标准外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体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小间隙。 最小点燃电流(MI

4、C):采用火花试验装置,由电阻电路或电感电路引起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点燃的最小电流。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是相对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而言。,爆炸性气体分级,7,(基于AIT),爆炸性气体分组, 引燃温度(AIT) :依据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热表面最低温度。,8,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举例, 具体可查阅GB3836.1附表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举例,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标准依据 -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 GB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 危险场所分类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 , 1987年 爆炸性危险区域主要以爆炸性危险物质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划分依据的。 与IEC标准一样,对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划分为3个区域,即0区、1区和2区。它们对应的定义如下: 0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或长时期存在的场所。(1000h/y以上)(1 y 8760 h) 1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10 - 1000h/y) 2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10h/y以下) 安全场所: 小于1h/y。,10,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对照,注释

6、 : 1、美国NEC(1996年起)和加拿大CEC都已接受Zone划分方法。 2、加拿大已要求新工程基于Zone划分方法实施安装。,11,主要气体防爆技术 防爆型式,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接受的主要气体防爆技术有: 1. 隔爆型 (Ex d) 2. 本安型 (Ex ia/ib) 3. 增安型 (Ex e) 4. 正压型 (Ex px, py, pz),5. 油浸型 (Ex o) 6. 充砂型 (Ex q) 7. n型 (Ex nA, nC, nL, nR, nZ) 8. 浇封型 (Ex ma, mb),解决主要点燃源:由电气因素引起的电火花和热效应。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种防爆技术?,12,中国标准

7、化成果与国际对照,中国防爆标准GB基本等同或等效采用IEC标准。 由于IEC标准和EN标准基本一致,所以中国标准GB也与EN标准等同或等效。,13,防爆电气设备的类、级、组,按设备适用的环境,分为三类: I类: 矿井用 - Mining Industry II类:工厂用 Surface Industry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环境用 II类设备分级分组:同气体分级、分组 分级:分为A, B, C三级。 分组:分为 T1T6六组。 它与气体温度组别不同,是指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且它的确定与防爆型式有关。,I类和III类设备不分级分组,但III类设备分为A、B型设备。,14,防爆电气设备标志举例

8、 中国、IEC、欧洲,Ex ia IIC T4 - 表示该本安设备可适用于0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采用ia本安技术,适用于IIC级、温度组别不高于T4的爆炸性气体场所) Ex de IIC T6 - 表示该隔爆增安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 Ex dib IIC T6 - 表示该隔爆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并含有可与1区气体危险场所用本安设备相连的关联电路(安全栅)。 (注:温度组别可直接标志最高表面温度),15,防爆产品安全应用环节,全生命周期内整体防爆安全,设备检修,采购验收,工程验收,设备选型,正确安装,检查维护,人员培训,区域划分,16,防爆产品安全应用职责,区

9、域划分 一般为设计院 设备选型 设计院、工程公司或最终用户 采购验收 工程公司或其它采购单位 正确安装 工程公司或其它安装单位 检查维护 用户、业主 设备检修 用户、业主、专业修理单位 人员培训 用户、业主,17,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实践,基于出现危险物质的持续时间和频繁程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存在危险物质的可能性 2)危险物质的释放量 3)危险物质的特性(如比重:氢气0.07;环氧乙烷1.52) 4)环境条件(如气压、温湿度及通风情况、风向等) 5)远离释放源的距离 6)危险物质泄漏监控设施配置情况 7)爆炸后果的严重性,18,油罐区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举例,典型的带有呼吸阀的露天油罐的危险

10、区域划分示例 r一呼吸阀阀口半径(m ) R2一油罐半径(m),19,汽车灌装区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举例,油罐车灌装装置,户外,在顶部注入汽油 (GB3836.14-2000示例9),考虑到相关参数,从本例中可得出下列典型数值: a=1.5 m,距释放源水平距离; b=1.5 m,水平到岛际(桥式)边界; c=1.5 m,释放源上方距离; d=1m,高于地面; e=4.5 m,距排水槽水平距离; f=1.5 m,距1区的水平距离; g=1.0 m,高于1区的距离。 注:若系统带有蒸气回收装置,则上述标注距离可缩小,例如:1区范围可缩小到忽略不计,2区也明显缩小。,20,油泵区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举

11、例,一般工业用泵,安装在户内地面,抽吸可燃性液体。 (GB3836.14-2000示例2),考虑到相关参数,对泵工作容量为50 m3/h,在低压下工作时,可得出下面典型的数值: a=1.5m,从释放源计其水平距离; b=1m,从地面到释放源上方1m; c=3m,从释放源计其水平距离。,21,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0区 1区 2区,码头罐装区区域划分,22,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船体周边区域划分,0区 1区 2区,23,码头泊位区域划分,0区 1区 2区,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24,储运自动化中最常用的防爆技术 隔爆技术 Exd 是一种间隙防爆技术,利用间隙来达到降温熄火效果。 欧洲

12、用“Flameproof”;美国用“Explosion-proof”。 允许危险气体进入隔爆外壳,但可能产生的内部爆炸将不会穿过隔爆接合面而导致外部环境爆炸。 外壳必须具有足够的的强度;各外壳接合面必须具有足够长的有效啮合长度和足够小的间隙。,25,本安防爆技术 Exi(a/b) 是一种从限制能量入手,可靠地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或发生短接和元器件损坏等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不致于引起其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的爆炸 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可带电维护、标定和更换零件 不会因为外结构件损坏等原因降低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它是一种“弱电”

13、技术,现场的应用不会引起触电伤亡等事故的发生 是唯一可适用于0 区危险场所的防爆技术 简单设备(如热电阻、二极管、触点等)不需特别认证即可接入本安防爆回路系统,26,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构成 :现场本安电气设备、关联设备(安全栅)、连接电缆 现场本安电气设备: 简单设备 根据制造商的技术条件,电气参数值均不超过1.2V,0.1A,25mW,20J的电气设备,它们无需防爆认证。可以自由地配置在本安回路中。如:电阻(包括可变电阻)、发光二极管、开关、热电偶、热电阻、应变仪。 一般本安设备 具有储能元件,是需要防爆认证的本安电气设备,如变送器、接近开关等。 本安设备本安性能认证参数:,本安设备本安性能

14、参数在防爆认证时给出,参数含义如下: 最高输入电压(Ui): 施加到本质安全电路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高电压(交流峰值或直流)。 最大输入电流(Ii): 施加到本质安全电路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大电流(交流峰值或直流)。 最大输入功率(Pi): 当电气设备与外电源连接不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时,可能在电气设备内部消耗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输入功率。 最大内部等效电容(Ci): 通过电气设备连接装置出现的电气设备总等效内电容。 最大内部等效电感(Li): 通过电气设备连接装置出现的电气设备总等效内电感。,27, 关联设备(安全栅) 装有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

15、且结构使非本质电路不能对本质安全电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 安全栅本安性能认证参数 安全栅本安性能认证参数由产品防爆认证时给出,参数含义如下: 最高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 Um):施加到关联设备非本质安全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高电压。 最高输出电压(Uo):在开路条件下,在设备连接装置施加电达到最高电压(包括Um和Ui)时,可能出现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高输出电压(交流峰值或直流)。 最大输出电流(Io): 来自电气设备连接装置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电流(交流峰值或直流)。 最大输出功率(Po):能从电气设备获得的本质安全电路最大功率。 最大外部电容(Co):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连

16、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电容。 最大外部电感(Lo):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电感。,28,安全栅有齐纳安全栅和隔离安全栅两种:,齐纳式安全栅 齐纳式安全栅采用在电路回路中串联快速熔断丝、限流电阻和并联限压齐纳二极管实现能量的限制,保证危险区仪表与安全区仪表信号连接时安全限能。它采用器件非常少、体积小、价格低,但也有一些致命的缺陷,使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目前采用显下降趋势。,使用齐纳式安全栅注意点: 使用齐纳式安全栅,工厂必须要有专门的本安接地系统,本安电路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 使用齐纳式安全栅,危险区现场本安仪表必须为与地隔离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