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0526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件4 岳麓版必修3(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与老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史料摘录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孔子和老子思想的智慧。,一山一水一圣人,孔子,导入新课,孔子,走近孔子知其生平,阅读经典悟其思想,纵横古今看其影响,生平,请学生阅读课本为山东旅游形象大使孔子设计一张名片,想一想,思想,想

2、一想,突破一:历史背景,政治上: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战争日益频繁,奴隶主贵族势力也大大地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历史经历着大的变革。 经济上: 春秋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原来的“公田”,逐渐转化为“私田”,奴隶制开始瓦解。 文化上: “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突破二:基本内涵(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3、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仁”的含义和实现途径: (2)对统治者的要求:,爱人;忠恕之道,为政以德,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1)孔子追求的“礼”的含义和实现途径? “周礼”,即西周时期形成的统治秩序;正名 (2)他认为“仁”和“礼”的关系如何? “克己复礼” ;“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突破二:基本内涵(礼),境遇: 原因:,不受重视,时代在变化,礼崩乐坏,新兴的诸侯为

4、争霸天下需要富国强兵,扩大自己的实力,孔子代表是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是不符合历史发展变革的需要和新兴统治者争夺霸权的需要的。,突破三:境遇及原因,影响:在当时不受重视后世逐步确立其主流地位,孔子的历代封号 汉代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 清世祖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山东曲阜 孔庙、孔府、孔林,影响:今天的孔子热,孔子在国内,2011年孔子文化节,邕城兴起穿汉服诵弟子规的国学热潮,中小学国学教育,“孔子出国了”,孔子在德国,孔子在英国,孔子在日本,影响:孔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体现,为政以德,孔

5、子问礼于老子,孔子对弟子说: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老子,了解其生平,认识其影响,感知其智慧,生平,请同学们为老子设计一张名片,想一想,哲学思想,道是世界的本原,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影响:哲学方面,黑格尔,德国19世纪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读过老子的著作,对老子极为赞赏,他的辩证法受到老子对立转化思想的影响。,影响:政治方面,美国前总统里根1988年在“国情咨文”讲话中说:“中国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思想在美国走出70年代的“滞涨”危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复习巩固,梳理知识,儒家,道家,仁、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注重

6、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道是万物本原 辩证法,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 A.(1)(2)(3)(4) B.(1)(3)(4) C.(2)(3)(4) D.(1)(2),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D,B,学以致用,3、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孔子和老子阶级立场的是 A.“仁者爱人”“无为而治” B.“克己复礼”“小国寡民” C.“为政以德”“以弱胜强” D.“克己复礼” “无为而治”,D,4、老子和孔子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严刑酷法 B.对旧制度实行一定改革 C.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 D.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A,结束语,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有两本书不得不读,一本是论语,一本是道德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