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0460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1.引言近十年来,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已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并取得了重要结果,主要认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习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能否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主要通过个体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四个信息源形成;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影响个体对任务的选择、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困难条件下对活动的坚持性。Zimmerman & Martinez P

2、ons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息息相关,而且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控制等学习自我监控行为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指出:学习策略作为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但纵观与自我效能、学习策略相关的文献,探讨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本文综合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听力策略这两个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的重要变量,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3、系,以期达到帮助英语专业师生提高听力学习成绩的目的。数据分析采用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2.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选取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全体大二学生共12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名学生因时间冲突未参加问卷调查环节,因此实际研究对象为110名。描述详细点本文共采用3个研究工具:听力测试样卷、听力自我效能问卷和听力策略问卷。其中听力测试样卷是为了测试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是在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张玉琴的帮助下在题库中抽取编制而成,共有35道题目,其难度相当于专四水平。听力自我效能问卷是为了测试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该问卷是根据边玉芳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量表改

4、变而成,将听力自我效能感分为“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两个维度,共15个项目,采用五分制评分,其Cronbach系数为。听力策略问卷是为了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听力学习过程中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该问卷以OMalley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Vandrgrift对听力理解策略的分类为基础,将听力理解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个维度,共26个项目,采用五分制评分,其Cronbach系数为。3.结果与分析表1为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和听力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中数据得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为,大于中间值3,表明英语专业

5、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较强;其中基本能力感的得分为,大于控制感的得分,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感比控制感强。听力策略的平均得分为,大于中间值3,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得分,大于认知策略的平均得分和社会情感策略的平均得分,表明听力策略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的平均得分为,满分为35分,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较好,但有提高的空间。*.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2-tailed).表2为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策略及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根

6、据表中数据得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策略的相关系数为,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听力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中基本能力感与听力策略及其三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控制感与听力策略及其三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水平越高的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频率越高。*.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2-tailed).*.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2-tailed).表3为英语专业学生听力

7、自我效能、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由表中数据得知,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4.讨论本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听力策略使用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感越强的英语专业学生,越能够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相关研究表明,有些学习者即使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使用这些学习策略的频率也很低。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学习者对运用学习策略的效能感的缺乏,即对自己是否能成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的怀疑,是造成该现象

8、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情感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是个体作用的中介机制,它以控制情感、调节能力、选择和设立目标、个人努力等主题的机能活动等间接方式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班杜拉认为,个体除了对其行为有着结果期待之外,还对其行为具有效能期待。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意味着个体能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实施达到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具有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时,就拥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去进行该活动;并且,个体一般是预测到自己拥有完成某活动的能力时,才会努力去实施该活动。当学生意识到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可以提高听力学习成绩,并且感到自己拥有在听力过程中使用听力策略的能力

9、时,就会产生高度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这种高度的听力自我效能感又会影响他们运用已经习得的听力策略的动机,从而在听力过程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环境及其行为活动的选择。个体一般选择自认为有能力有效控制的环境,回避认为无法有效控制的环境。在听力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听力任务时选择哪种听力策略,受到学生对运用听力策略的自我效能的控制和调节。在本研究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其中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最高,这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更频繁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自身的认知行为进行思考

10、,并制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在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对学习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听力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学习能力、对听力策略的运用能力具有较高信心,因此常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同时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自己的听力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对听力学习任务进行组织。计划、选择适当的听力策略,敢于正视听力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听力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则相反,由于对自己成功进行听力学习行为的信心较低,对听力学习和听力成绩产生一种不可控制的心理,对自己的听力行为缺乏监控与调节意识。因此,学生仅仅学会使用听力策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使用相关听

11、力策略的听力自我效能。当学生认识到听力策略运用的价值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正确使用这些听力策略时,才会更积极地在听力学习过程中有效的组织、评价、计划、调节并监控自己的听力学习活动并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同时,本研究在分析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相关性时发现,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这表明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努力掌握听力策略以提高听力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听力自我效能以便更好地提高听力成绩。5.启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听力自我效能高的英语专业学生能更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听力自我效能和听力策略都与听力成绩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听力这些效能感与听力成绩

12、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这些结论表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是增强听力策略使用成效,提高听力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的师生而言,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进行听力策略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班杜拉认为,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成功的体验能帮助个体建立稳定有效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听力策略运用和听力学习成功的快乐与喜悦。从而让学生的

13、听力自我效能感得到发展提高,以达到更加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取得更好的听力成绩的目的。外部强化班杜拉指出,在个体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恰当运用外部强化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与增强。首先,外部强化有助于促进任务的完成,鼓励个体努力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其次,外部强化过程中外部提供的信息促使个体更明了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学生反馈,多采用正面强化的手段,如表扬、肯定等;少采用指责、批评等负面强化手段;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仅仅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还受到自我强化的作用。自

14、我强化指以自我鼓励、自我奖赏的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行为过程。培养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帮助个体设定合适的标准。标准过高则容易遭受挫折和失败,标准过低则不利于激发个体的努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其学习标准是通过学习内化而来的。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立合适的标准,并通过逐步设定较近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达到标准。较近的目标更容易达到,因而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听力自我效能感。归因训练归因对个体的情绪、期待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成功和失败进行的归因,能影响主体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诊断出学生的归因倾向,适时地对学生进

15、行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把听力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足。这种归因倾向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成绩。6.结语通过本研究得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及其各个维度与听力策略及其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同时,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随后本文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及前人的相关研究,对英语专业师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提出了几条建议。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