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0441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英美文学课程作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高年级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课程比重,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是基石,能力训练是手段,而文学素养的养成是最终的教学目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课时条件、学生主观意志以

2、及整体教学指导氛围的多重因素影响下,英美文学课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境遇,笔者所在的学院自XX年开始进行了一场以实用型为导向的“普及经典、听读并行”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改革,试图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重新唤起学生的兴趣,改变当前的局面。一、现代手段辅助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的独立院校,其中英语系的大量生源来自江浙沪地区,中学教学资源良好,学生在近两年的专业训练后,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英文素养,有能力进行更高程度的学习,然而在甫一接触文学课本时,大部分同学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畏难情绪:以英国文学为例,传统的文学史课程从贝奥武甫开始,讲述上古英雄的传奇,文本中也留有晦涩拗

3、口的古英语痕迹,继而历经中世纪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宗师级人物,学生在进入文学世界的学步阶段就已捉襟见肘,进而意兴索然。做为专业教师,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和名著之间的陌生隔阂,让他们在文学课堂上常有故友重逢的惊喜,而这种惊喜和成就感,常常是化解畏难情绪,吸引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动力。自XX年起,针对大一大二新生,我系展开了以英文原著简写本和有声书为主要素材的教学实践改革,在传统课程之外开设读写和听力实践课,规定学生依据各自程度和兴趣“认领”每学期的学习任务,撰写读书报告,已经略见成效。一些同学从被动完成作业到主动对文本发生兴趣,产生了阅读原著的“野心”;一些同学被有声书的新颖形式吸引,开始自主收

4、集更多的学习资源;反映在文学课堂上,则表现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普遍提高及兴趣点的不同发散上。简写本和有声书做为现代文化和科技手段下的产物,大幅降低了学习难度,在低年级学生迈向高阶学习的过程中担任了有效的过渡角色。二、对话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是“独白式”的教学,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的传统角色,从英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到具体文本的阐释解读,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要打破课堂的沉寂,必须改变这一局面。在现代教学行为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倡导“对话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最早可追溯至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对话概念”,他倡导一种“积极

5、开放、互相倾听、在平等交往中拥有自己独立声音的主体姿态,倡导对话的主体进入同一语境,进入对位式交锋状态,从而使思想的对话行进在富有成效的轨道上”,也历来被认为是学术发展的有效手段。对话的原生平等性激发了参与者的自发创造能力,对话不仅是局隅的个体行为,更是集体合作学习行为。在对话中,解释、挑战、思考和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学生的学术素养就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具体到实践中,我们采用了最简便有效的分组讨论,即seminar的形式来实现对话功能,将选择相同读写或听力任务的学生定期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直接分享其阅读体验,也可基于文本深入到具体的人物乃至字词的理解进行交流,还可发散思维,延伸到文本以外

6、的任何相关话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是集体合作学习行为的引导者,也是对话合作中的一员。在不同主题的讨论中,教师可带领组员将贝奥武甫、亚瑟王传奇乃至哈利波特的情节设置进行串联,也可从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的写作经联盟验衍生到现代女性文学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将文学课程的学习拓宽到更深的理论层面。这样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教师从旁观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把握。三、结语随着实用性课程的兴起,高校英语专业也面临一场改革,不少院校的英语系开始向商务、旅游等方向转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选择从事ESP 的教学,如何在新形势下守住传统经典文学的阵地,将实用性注入英美文学教学,是相关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文学课程走出困境,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必由之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