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0383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本试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

2、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2.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3.孔子

3、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又一核心内容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5.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 )A.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4、 B.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6.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7.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 )A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B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C“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 D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8.顾炎武

5、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9.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10.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

6、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11.如表所示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 )旧唐书文苑传(115位) 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不著籍贯者19人 新唐书文艺传(77位) 河南22人,河

7、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江西1人,安徽1人,籍贯不明者3人 A. 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B. 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C. 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D. 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12.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 年),著名刻工张徒信在成都印刷整部大藏经,这是印刷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版块达十三万之多。这说明当时( )A.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 B.雕版印刷技术水平较高C.活字印刷技术迅速推广 D.彩色套印技术已经成熟13.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

8、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15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

9、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16.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据此可知()A. 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多样化B. 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数量增加C. 明清时期印刷手段多样化D.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17.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C. 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10、.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18.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文艺复兴为近代科学诞生培育了人才 B. 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C. 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D. 民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1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道:“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这段话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项主张( )A人人有权读圣经 B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

11、威C简化宗教礼仪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20.“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一系列革命的原则”的突出特征是(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C打破对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21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

12、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22.孟德斯鸠认为“荣誉”构成了君主政体的原则,这种荣誉原则一方面使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合法化,要求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恪守各自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权限,另一方面也成为遏制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有效手段。对“荣誉”理解最恰当的是A. 相互制衡的政府权力 B. 自由平等的公共人格C. 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 D. 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23.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 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 B.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 卢梭的社

13、会契约论24“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了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 )A. 批判现实成为社会主流 B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C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D对“崇尚理性”的反思25.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 进化论被证

14、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第卷本卷包括两道必答题,共50分。2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于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