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0380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_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际近多半个世纪以来,英国 经济 社会 史异军突起,成为继年鉴学派之外西方 历史 研究 的代表性和重要的 发展 趋势。在崇尚经验主义的英国,有关经济社会史的不同主题的实证研究成果已经大量出版和发表,但对其本身进行 理论 概括或从学术史角度予以归纳 总结 的成果却为数寥寥,1980年代以来更是如此。本文试图在这两个方面做一些初步尝试,姑妄称之为理论与实际。1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史?“经济社会史”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我国翻译出版的中世纪经济社

2、会史著作有皮朗的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汤普逊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等。在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方面,较早以此为书名的有海威特的中世纪的柴郡:三个爱德华治下柴郡的经济社会史,格拉斯的一个英国村庄的经济社会史(汉普郡的克劳利),909-1928等。何谓经济社会史?它究竟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个学派?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相关学科如社会史、经济史和社会经济史关系如何?这些 问题 目前 尚不是很清楚,甚至在为纪念英国经济史学会成立75周年而出版的由100余位学者专家撰写的笔谈文集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史中,英国学者也很少从学理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准确了解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是讨论上述其他问题的基础。如果

3、我们连它所研究的 内容 是什么还不清楚,任何概括必将会失于武断和片面。英国经济史评论从1958年起每年在最后一期刊载论著索引,取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经济史出版物目录”,1971年以后易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经济社会史出版物目录”,该题目保持至今没有变化。经济史评论由英国经济史学会创办于1927年,是经济史研究的权威杂志。1991年起,该杂志增添了副标题“经济社会史杂志”,标志着它1970年代以来从单一经济史杂志向经济社会史杂志转变过程的完成。目前经济史学会的宗旨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史研究”,“在经济社会史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紧密关系”,“出版经济社会史成果”等,是英国推动经济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全

4、国性机构,因而其出版物具有权威性。经济史学会和经济史评论对经济社会史的研究范围从1971年至今尚处于变化之中。1971年,经济史评论年终出版物目录的主题分为14大类,可视为1970年代初英国史学界和经济史学界对经济社会史研究对象的认识和把握。它们是:1原始文件,2农业和 农村 社会,工业 和国内贸易,4海外贸易和海外关系,5运输与资讯,6货币、银行与财政,7城市研究和地方史,8社会结构和人口统计,9劳动状况,10社会状况和政策,11经济思想和政策,12史料和档案,1方法 论和历史编纂学,14经济社会史总论。1976年,该目录的主题增加到15大类,增添了“宗教和 教育 ”。1981年的变化幅度较

5、大,在17项分类中加入“地方史”、“闲暇和大众文化”,“人口统计”一项独立成类,调整后增加内容的有“社会结构和家庭”、“劳动状况和组织”。1984年增加了“ 科学 、技术和医药”,总计18大类。1992年又增加“妇女”,经济社会史的主题分类达到19项,至今如此。从变化看,原始文件、史料和档案、方法论和历史编纂学属于经济社会史的史学范畴,地方史和经济社会史总论具有综合性,其他各类均分别来自经济史与社会史的研究领域,但又不是两个学科全部研究对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所取舍和侧重。1971年,英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出版“当前研究评论”丛书,其中之一即经济社会史研究,卡如斯-维尔森、科尔曼()、霍普斯鲍姆

6、()、米勒()、里格利()、马塞阿斯()和珀金()等20余位知名学者分别就自己所专长的领域参与了写作。该书引言认为,与大多数其他社会科学不同,经济社会史的研究手段和主题丰富多彩,对其中任何一个专题的归纳都不能代表整体。尽管如此,该书还是检讨了农业史、城市史、近代资本形成、历史人口学、商业史、劳动史6个领域的研究状况2,它们均在1971年经济史评论14个大类之列,可见1970年代英国学术机构对于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还是有基本共识的。其他研究也可作为参照。1976年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校近 现代 经济史系高级讲师查罗纳等主编的不列颠经济社会史 文献 指南3,将1066-1970年英国经济社会

7、史的主要研究成果按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依次排列。其中英格兰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约100页,其他三个地区加起来仅10多页,包括经济,以及与经济相关的社会、 科技 文化,并特别注意到作用于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的 政治 因素。此外,累斯特大学经济社会史系的网页上有一个“什么是经济社会史”的条目,其中这样写道:“经济社会史致力于通过对人口增长与迁徙、工业生产、土地使用制度、贸易和财政等诸多类型的 分析 ,并通过将它们与经济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而解释过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作用,诸如 影响 到家庭、劳动、邻里,以及制度结构的变迁,始终是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核心。在累斯特大学,这些课题通过比较加以探讨,

8、以评估欧洲、美洲、非洲和印度等不同文化条件下长期经济和社会变迁产生的作用。”综上所述,可否认为凡是涉及以往人类经济,以及与经济相关的社会、科技文化和政治活动,都应视为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不仅如此,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还是开放的,它们决定于史学家对于这种“变迁”所应包含的复杂因素及其制约因素的诠释。历史学不能抽象地谈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政治的变迁,它们也不能被彼此孤立地加以研究,微观研究不能脱离规范认识,这些要求造就了经济社会史。显然,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史和社会史,而是两者在新基础上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有选择和有侧重的结合。这种结合克服了经济史和社会史在观察和解释历史中各自

9、的局限和盲点,最大程度地包容了人类再生产活动的基础性与内容;而这种选择与侧重的差异导致了经济社会史和社会经济史两个相邻和近似的分支学科的产生。实际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叉和混淆,界限不是泾渭分明,经济史、经济社会史和社会经济史均存在上述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经济社会史不仅意味着特定的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方法。例如瑟斯克和戴尔都强调其所具有的从底层出发的研究视角。4睿德更明白无误地指出,经济社会史不意味更多地研究历史中某些特定的领域,尽管它确实这样做了,而是渴望发展一种将过去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离不开经济的方法和社会的方法。5因为谁也不能否认,从“底层往上看”,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

10、法对近30-40年西方史学的变革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笔者认为,经济社会史可界定为从历史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政治层面出发,揭示现实的人特别是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变化,探讨经济增长、社会和科技文化变迁的一个历史分支学科。为什么说经济社会史只是一个历史分支学科而非学派呢?因为一个学派的建立需要大致相同的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共同的学派领袖、组织机构、刊物和学术传承,如兰克与年鉴学派。英国经济社会史的上述特点并不明显,但作为历史分支学科已被学术界所接纳。二为什么要研究经济社会史?历史是以往社会人类的全部生活,即使是研究政治史和战争史的史学家也要注意到生产、财政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很少

11、系统研究经济和社会生活。直至19世纪后期以来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1866-1887年罗杰斯出版农业和价格史,1884年老汤因比出版工业革命,以此为契机,经济史诞生并获得初步发展。当时农业史有西伯姆、维诺格拉多夫(Vinogradoff,P.,1854-1929)、哈蒙德夫妇和陶内(Tawney,1880-1962)等,工商业史有坎宁安、阿什利、克拉潘(Clapham,1873-1946)、昂温(Unwin,G.,1870-1925)等。1870年代至1900年代,大多数英国大学在经济系设立了经济史,剑桥、牛津、伦敦经济研究所(简称LSE,后并入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和爱丁堡等大学成为先锋和重镇,

12、上述经济史家的名字对历史系的学生来说如同屈威廉(Trevelyan,1876-1962)一样耳熟能详。620世纪经济社会史的联姻是学术研究的需要。经济史学家认识到,经济史是必须的,但不能是孤立的,也不是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剑桥大学经济史教授克拉潘论述说,“在所有形形色色的历史中,经济史是最基本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历史,因基础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更美好的事务。一个人怎样和他的家庭、部落或国人相处,他所唱的歌曲,他面对夕阳时的思想感情,他的祈祷,所有这一切都比他所使用的工具的性质,他和邻居交换物品的伎俩,他获得土地和耕耘的方式方法,他的发明及其效果,他的金钱-他的储蓄以及他对储蓄的处理等更为重要。7”经

13、济史的目的在于说明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它必须关注各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状况。同时,经济生活的实际过程又不能孤立存在,总是渗透和交叉于人类其他活动之中,在一定时期中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因此,无视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经济史绝不会自行地揭示历史真相。对此,美国著名欧洲中世纪经济史家汤普逊(Thompson,1869-1942)在其代表作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的“原序”中指出:“我力图通过此书的记载揭示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及其运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在历史上,上述现象无一不是相互依存而独立存在的。”他断定“归根结蒂,全部历史就是思想史,然而思想时常是经济和社会条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人的行为是深刻地受到

14、这些条件的影响的。8”经济社会史不仅是本体论,而且是历史观,是揭示历史奥秘的重要手段。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是一部从经济社会史观角度编写的中世纪史。”“由于经济社会史观的发展-很多过去的历史曾被估价过低甚至估价错误。”例如只关注宗教与政治,“但是在中世纪欧洲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所关心的,是求得生活资料,而他们的统治者所注意的,是从农业和工商业所生产的资财方面争取赋税。当时,教会也享有很大的物质利益,远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机构。”而这些内容却被以往的历史家视而不见。因此他提出“本书的宗旨,就在于叙述中世纪这些经济社会的利益和活动的历史。9”稍晚,英国经济史家,曾在60

15、年代末担任英国经济史学会主席的考特教授对经济史的界定也表明上述观点:经济问题是经济史研究的主题,它是人类分配有限资源的历史。但人是社会性的,他们依据其社会本身的价值和习惯做出自己的选择,社会制度制约着他们如何选择,因而这种抉择的出发点不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宗教的。10可见没有纯粹的经济活动,它们是与社会和其他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存在的。奇波拉(Cipolla,1922-XX)也指出:“经济史本身就是一种划分,而且是最为任意的划分。其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分析和教学上的方便。但生活中并没有这种界限,有的只是历史。11”著名中世纪欧洲经济史家庞兹对经济史研究对象的看法同样颇具启发意义

16、。他认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不是彼此封闭的六角形,而是在内容与方法上相互联系与渗透的,作为研究人类过去社会全部生活的历史学尤其如此。因此,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经济史,许多社会和文化因素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或必须进入经济史的研究领域,因为没有纯粹的经济活动,人类行为的因果联系链条无限延伸,看不到尽头12。因此,经济社会史确实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表明史学家对历史的认知从广义的政治史到经济史后的又一次根本变化,因为只有社会史才是与国家或王朝相对存在的普通人的历史,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只有与社会史相结合,才能扭转以往的“从上看”的“朝廷史观”或“贵族史观”,尝试“从下看”的关注大多数人的社会的历史。如果说从政治史到经济史是一种飞跃,经历了两千余年;那么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同样是一种飞跃,但只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不仅经济史家,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