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0334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和正方形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周长的含义。2.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1.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观察和思维的能力。3.通过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1.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和思维的能力。教材通过教室内的画面,把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表面的物体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

2、引导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探索长方形的特征,得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可以通过先折再剪的活动,从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得出: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长度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通过比较,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张书签的边线、一片树叶的边线来初步认识周长。通过用4种不同的方法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材通过试一试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理解、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

3、形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对比、操作,进而理解并掌握教学概念。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周长是多少1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材第3638页的内容。1.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钉子板,实物投影仪,学具袋(平面图形各1个)。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并标在图上。2.用三角板量一量,哪些角是直角。1.初步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从下列图形中挑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情境,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请说一说。生1: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生2:铺地用的方砖的面是正方形的。生3: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2.探索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拿几张长方形的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并演示出自己的探索过程。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而且对边相等,我是通过测量发现的。生2:我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生3:我用三角板测量,发现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生4:我把长方形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这样四个角就叠在一起了,用三角板量一次,就可

5、以知道四个角都是直角。3.认识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你身边哪个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指出它的长和宽。两人一组,互相交流。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指出它的长和宽。4.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动手操作: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演示汇报:自己是怎样剪的。你发现正方形有什么特征?生1:用直尺测量,发现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生2: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对折,测量一次,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5.认识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指出它的边长。两人一组交流。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正方形。指出它的边长。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

6、系。你认为长方形对边相等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有没有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完成练习,再利用实物投影演示。2.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4.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5题。分小组完成,看谁估计得最准确。5.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猜一猜,小兔子的后面可能藏的是什么图形。课堂作业新设计1.第1题:略第2题:第1个和第3个三角形尺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第1个和第4个三角尺能拼成一个正方形。2. 略3. 4234

7、.略5.略思维训练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1.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画,引出对旧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2.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3.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出示钉子板,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上台展示自己。4.让学生走出教室,带上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平面图形记下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5.数学的学习,不仅让学生

8、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将它看作是一种文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教材先让学生在教室或类似的生活场景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将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然后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间的联系,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

9、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第3942页的内容。1.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1.理解周长的含义。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状不同的叶子,细线,水彩笔,三角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6个。量一量,想一想,填一填。1.认识周长。(1)出示书签的图片。同学们能画出每张书签的边线吗?同学们,沿着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2)打开教材39页,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求周长就要先测量出各边的长度。(3)教材第39页“试一试”。出示树叶。一只小蚂蚁想围着这

10、片树叶爬一圈,你知道它应该怎样爬吗?请你在叶子上画出来。你知道自己画的这条线的长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测量的?要注意什么?小组探索完成,然后汇报。(4)练习。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1题。分小组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在小组里交流。讲评学生的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4题。小组完成,全班交流。讲评学生的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长方形的周长。(1)出示教材第41页例3。教师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动脑筋想一想,再试着算一算。(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生1:把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求出周长。28+15+

11、28+15=86(米)生2:长方形对边相等,可以用两个长加上两个宽求周长。28+28+15+15=86(米)生3:长方形对边相等,分别算出两个长和宽,再相加求出周长。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生4:长方形对边相等,先算出一组长和宽的和,再乘2求出周长。28+15=43(米)432=86(米)(3)讲评算法。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理由。在小组里说说长方形周长可以怎样计算。(4)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一、二幅图。独立完成,集体交流。3.正方形的周长。(1)教材第42页“试一试”。动脑筋想一想,试着算一算,可以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方法。生1:25+25+

12、25+25=100(厘米)生2:254=100(厘米)(3)讲评算法。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理由。在小组里说一说正方形周长可以怎样计算。(4)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三幅图。独立完成,集体交流。1.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2题。(1)动手操作,可以组内讨论。(2)全班交流。2.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完成,全班汇报。墙边有长方形花圃,长4米,宽3米,为了保护这些花草,给花圃建造栅栏,栅栏长多少米?(长边靠墙)课堂作业新设计1.第一幅图需要测出长和宽,长是5 cm,宽是2 cm。周长:5+2=7(cm)72=14(cm)第二幅图需要测出长和宽,长是3 cm,宽是3 cm。周

13、长:34=12(cm)2. 804=320(厘米)思维训练4+32=10(米)或4+3+3=10(米)教材习题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1. (6+3)2=18(cm)(3+4)2=14(m)34=12(dm)3. (55+35)2=180(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相对比较弱,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本节课利用学生们喜爱的书签和熟悉的篮球场导入新课,让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和说出长方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

14、积极性。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动手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本次教学中借助指出书签一周的边线这一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先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需要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动手测量算出长度,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这样理解以后学生更容易接受。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材,提出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场地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对于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

15、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