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068295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之词类活用知识详解及习题巩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共 17 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刃”原为名词, “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 “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 ”和“使者” 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

2、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活用作动词(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二)活用为使动词1名词的使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三)活用为意动词1名词的意动用法。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数词的意动用法。二、活用为状语1名词作状语。2.动词作状语三、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四、为动用法一、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2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左右欲刃相如。(

3、“刃”即“以刃杀” ,用刀杀)沛公军霸上。(“军” ,驻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范增数目项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唐浮图慧褒始舍(sh)于其址。1、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2、能愿动词+ 名词/数3、否定副词/ 不、弗、无+ 名词4、名+名/ 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谨庠序之教。(“谨” ,重视/认真从事)素善/留侯张良。(“善” ,与交好)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六王毕,四海一。(“一” ,统一)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 ,行千里)二、活用为使动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

4、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施动者 + 动词 + 受动者 使字句 1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骨肉” ,使白骨生肉)(名+名/代)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 ,使称王)/因便乘利2动词的使动用法。会论虞常, ()欲因此时降武。(“降” ,使投降)施动者 + 使动词 + 受动者() 使(受动者)降 武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使存活)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 ,使变小)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昂” ,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宾语/名、代)34数词的使动用法。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

5、三” ,使二三)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三、活用为意动词1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把看作/当作/以为) (名+名)粪土当年万户侯。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之)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 ,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认为小)大将军邓骘(zh)奇其才,累召,不应。3数词的意动用法。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四、活用为状语1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名+动/不是陈述与

6、被陈述的关系) (主+名、代+谓语)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秦王)卒廷见相如。 (在时/上,当时候)(项 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一样)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朝济而夕设版焉。 于是项伯复夜去。 (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2.动词作状语。儿惧,啼告母。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五、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丢失的东西)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所见到的景象)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的地方)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 (的铠甲,的兵器)六、为动用法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

7、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陶渊明咏荆轲)死,为而死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丧,为治丧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死,为而死伏 伏:守,保持 清白以死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直兮,固前圣之所厚。5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并指出其活用情况。口头释译下列句子。高中语文必修(一)4、烛之 武退秦师越国以鄙 远。意动,把作为疆界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遥远的国家(指郑国)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边 使动,使成为边界 动词活用作名词,边界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得强大了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得弱小了因人之力而敝之。

8、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损害晋军函陵,秦军氾(fn)南。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早上 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晚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使灭亡夜缒(zhu)而出,见秦伯。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晚上5 荆轲刺秦王乃遂收盛(chng)樊於(w)期之首,函封之。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士皆瞋(chn)目,发尽上指冠。谨斩樊於期头,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6 鸿门宴/鸿门宴籍吏民。 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刑人如恐不胜。名词活用作动词,杀道芷阳间行。 6名词活用作动词,取道 名词作动词,抄小道沛公欲王关中

9、。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于是项伯复夜去。 () 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晚上吾得兄事之。 () 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兄弟一样日夜望将军至。名词活用作状语,日日夜夜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翅膀一样头发上指。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 。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 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名词活用作动词,跟从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对友善 高中语文必修(二) 8 兰亭集序9 赤壁赋10 游褒禅山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活用作动词,极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使动用法,使舞蹈,使动哭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活用作

10、状语,向西,向东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活用作动词,攻下,向东行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词短语+动、形+介词短语名+介词短语)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渔砍柴侣鱼虾而友糜鹿。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伴侣,把当朋友不知东方之既白。名词活用作动词,白天了唐浮图慧褒始舍(sh)于其址。/筑屋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侧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之曰褒禅。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

11、物以相之。今 我 来 思 , 雨(y)雪 霏 霏 。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鸷鸟之不群兮。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心而抑志兮。步余马于兰皋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高中语文必修(三) 8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8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然而不王者。9 劝 学 (荀子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君子博学/而日参(cn)省(xng)乎己。10 过秦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序八州而朝同列。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1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尊贤而重士。因利乘便。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尊贤而重士。追亡逐北。外连衡而斗诸侯。 流血漂橹。伏尸百万。 却匈奴七百余里。序八州而朝同列。 吞二周而亡诸侯。会盟而谋弱秦。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9以弱天下之民。11 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耻学于师。高中语文必修(四)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左右欲刃相如。 乃使其从者衣褐。 于是相如前进缶。而相如庭斥之。故令

13、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完璧归赵。 秦王恐其破璧。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 且庸人尚羞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大王必欲急臣。12 苏武传单于壮其节。 屈节辱命。 诚甘乐之。 欲因此时降武。/王必欲降武。单于愈益欲降之。 空以身膏草野。反欲斗两主。 何久自苦如此。 10天雨雪。羝乳乃得归。 杖汉节牧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惠等哭,舆归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绝不饮食。13 张衡传(1)/ 张衡传(2)大将军邓骘(zh)奇其才,累召,不应。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高中语文必修(五) 4、归去来兮辞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眄庭柯以怡颜。乐 琴 书 以消忧。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园日涉以成趣。悦亲戚之情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携幼入室。倚南窗以寄傲。5、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u)越。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川泽纡其骇瞩。屈贾宜于长沙。物华天宝。腾蛟起凤。人杰地灵。11目吴会于云间。6、逍遥游7、陈情表臣以险衅(xn) ,夙遭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