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7259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2检验牙膏中含有的碳酸钙、甘油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方法。3火柴起火的原理。4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原理和操作方法。5物质检验的方案设计。1了解牙膏和火柴头的主要成分及其检验方法。培养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的技能。2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推论”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评价实验等综合实验能力。3以牙膏和火柴头成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命的情感。 实验要素先知道一、 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为CaCO3(1)CaCO3跟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能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Ca(OH)2CO2=CaCO3H2O。(2)CaCl2溶液中滴加(NH4)2C2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a2。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2O=CaC2O42检验牙膏中的保湿剂是否为甘油多羟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绛蓝色的溶液。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检验牙膏中含有F.Ca22F=CaF2(白色).Fe3(黄色)6F=FeF63(无色).Fe(SCN)36F=FeF63(无色)3SCN二、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1硫元素的检验火柴头中含有单质硫,燃烧后生成SO2,可使酸性KM

3、nO4溶液、溴水、品红溶液等褪色。(1)通入稀的浅红色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反应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2)通入淡黄绿色氯水中,溶液由淡黄绿色褪为无色,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3)通入无色的氢硫酸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4)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变为无色,加热时溶液又变为红色。2氯元素的检验(1)检验燃烧后生成的Cl:火柴头中含有KClO3,点燃后KClO3转化为KCl,可用AgNO3溶液检验。化学反应:2KClO32KCl3O2,KClA

4、gNO3=AgClKNO3。(2)直接检验ClO:KClO3直接与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反应。离子反应为ClO3NOAg=AgCl3NO。实验过程详剖析器材与原理相关器材 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酒精灯、火柴、刀片、试管夹。实验与拓展实验流程1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取2 mL左右的牙膏于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搅拌均匀,静置并分离。实验现象:搅拌后呈胶状,静置后有沉淀。(2)测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步骤1所得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实验现象及结论:pH7,溶液显碱性。(3)检验甘油取2 mL步骤1所得溶液,加入少量新制Cu(OH)2。实验现象及结论:溶

5、液变为绛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甘油。(4)检验F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2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滴加步骤1所得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F方案二:取1 mL 0.1 molL1FeCl3溶液,滴加步骤1所得溶液黄色溶液变为无色方案三:取1 mL蒸馏水,先后滴加2滴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先变血红色后血红色褪去(5)CaCO3的检验CO的检验:取步骤1所得沉淀加入试管,加入适量稀盐酸,将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伸入试管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玻璃棒表面溶液变浑浊,说明沉淀物中含有碳酸盐。Ca2的检验:在检验完

6、CO的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NH4)2C2O4溶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物为钙盐。2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1)检验火柴头燃烧后是否有SO2生成方案1:取两只洁净的小烧杯,标记为甲、乙,在乙烧杯中加入10 mL浅红色0.000 5 molL1KMnO4酸性溶液。将两根火柴伸入甲烧杯里,再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如图),待火柴头烧完即将火柴移出,迅速将甲烧杯罩在乙烧杯上,轻轻振荡乙烧杯。实验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方案2:用漏斗、试管、注射器、导管等组成如图所示装置。将两根安全火柴放在漏斗下面,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燃烧,慢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抽

7、气,让火柴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浅红色的0.000 5 molL1KMnO4酸性溶液。实验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2)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的存在方案1:将实验1中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方案2:将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再将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据方案1或2均检验出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对点集训1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A着色剂B发泡剂C摩擦剂

8、D防腐剂解析:选C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或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占牙膏成分的50%左右,能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污渍、牙斑、食物残渣等。2检验某牙膏中不溶于水的成分是否含有Al(OH)3,可采用的方法是()A取滤渣加入稀氨水中,不能溶解B取滤渣加入NaOH溶液中,能溶解C取滤渣加入稀盐酸中,能溶解D将滤渣平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中,均能溶解解析:选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3取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的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元素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AgNO3溶液和稀HNO3CAgNO3溶液、稀HN

9、O3和NaNO2溶液DKI淀粉溶液解析:选C火柴头的成分中含有KClO3,氯元素具有较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可选择还原剂将其还原为Cl,通过检验Cl存在检验Cl元素存在。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ClO3NOAg=AgCl3NO,有白色沉淀生成。注意KI淀粉溶液变蓝后并不能证明氯元素一定存在。4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下列检验SO2的装置正确的是()解析:选BA项,把KMnO4溶液抽入注射器内;C项,把KMnO4溶液压出试管外;D项,不能把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抽入试管内。5火柴头上通常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等物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火柴头中有关物质的实验探究:(1

10、)某同学研究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后提出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更为简便。他的操作是:A当图中所示火柴头燃烧完时,立即移出火柴;B_。(2)测定火柴头中KClO3的含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刮取火柴头,小心研碎,称得其质量为2.45 g ;B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洗涤残渣;C往装有滤液和洗涤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NO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D干燥沉淀物,称得其质量为1.435 g。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是KClO33NaNO2AgNO3=AgCl3NaNO3KNO3,反应中AgNO3、NaNO2均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_;

11、 如果B步骤中未洗涤沉淀残渣,测得KClO3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如果C步骤中未洗涤AgCl沉淀,测得KClO3的质量分数将_。解析:(1)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迅速使火柴燃烧后的SO2与品红溶液充分接触。(2)要使实验减小误差,保证氯元素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必须加入足够的AgNO3和NaNO2。依原子守恒易得n(KClO3)n(AgCl)1.435 g/143.5 gmol10.01 mol,所以w(KClO3)(0.01 mol122.5 gmol12.45 g)100%50%。B步骤不洗涤沉淀会造成KClO3损失,从而造成最终的AgCl沉淀量减

12、少,故结果偏小;C步骤不洗涤沉淀会造成AgCl沉淀量增加,故会使结果偏大。答案:(1)迅速将甲烧杯倒扣在乙烧杯上,充分振荡乙烧杯(2)确保KClO3中氯元素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50%偏小偏大拓展实验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1)实验步骤:向一定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待测的室内空气,测得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恰好褪色时所需要的空气体积数,即可推算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2)实验现象: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3)实验原理:4MnO5HCHO12H4Mn25CO211H2O注意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要小,体积也要少,否则反应所需甲醛的物质的量就多,实验时间就长。课后检测与提能1用pH

13、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析:选ApH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影响pH的测定。正确方法是要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更不能用试纸蘸取待测液,污染化学试剂。2有甲酸、乙酸、乙醛、乙酸乙酯、乙醇、溴乙烷6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

14、一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蒸馏水BFeCl3溶液C新制的Cu(OH)2悬浊液 DNaOH溶液解析:选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会与甲酸、乙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易溶的铜盐溶液。甲酸和乙醛有醛基,加热时会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被还原析出砖红色的Cu2O沉淀。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有水,当与酯或溴乙烷相混时,有机层与水层因不溶而分层,酯密度小,浮于水面,溴乙烷密度大,沉于下层。3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O3溶液(BaCl2溶液)BFeCl2溶液(KSCN溶液)CKI(淀粉溶液)DHCHO溶液(石蕊溶液)解析:选A由于BaCl2能形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沉淀,所以无法确定Na2SO3溶液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