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7050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龙口市2016-2017学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入表格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某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2、王老师布置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历史短文,某位同学的作品如下,其中有一处不正确需删除,应当删除的是A、早上几十个男人一起出去狩猎 B、上午他们用粗糙的石器砍成木棒追赶猎物 C、中午雷电交加大火漫山,他们借机用火烤食鹿肉 D、下午一群妇女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3、考古学家采用新的技术复原了一位半坡人(如图)他手握一把双刃石矛

2、,背后是一处河畔,散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A、农田里粟谷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石铲耕地 C、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4、“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在泪光里撒下第一粒稻种,烧好大大小小的陶器,等待着分享第一次收成。”这首诗歌是对我国古代哪一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描述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5、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文化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种族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发展水平6、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

3、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7、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8、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西周、东周C、春秋、战国 D、东周、战国9、新学年开始的班会课上,有一个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字是一样的,那么他姓 A、夏 B、商 C、周 D、秦10、周代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片桐叶剪成一个形似玉圭的玩

4、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这则“桐叶封弟”的故事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1、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甲骨文 司母戊鼎 秦陵兵马俑 圆形方孔钱 A、 B、 C、 D、 12、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A B C D13、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主要是因为A、诸侯争霸 B、战争频繁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14、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奴隶制不得人心 B、国王无能C、周边小国势力强大 D、统治

5、残暴,失去民心 15、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白渠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灵渠16、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西周时期17、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铁腕的改改革家,是大秦帝国的设计师,是中国走向统一的奠基人。在他的变法中对下列哪

6、几种人实行奖励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A、 B、 C、 D、 18、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19、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认为这里的“秦皇”的主要贡献应该是 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实现并巩固国家的统一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统一货币,巩固国家统治20、创造新的诗歌题材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黄帝 B、屈原 C、扁鹊 D、管仲21、欣赏中国古代钱币也是一种艺术上的

7、享受。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A B C D22、一家姓氏,一代王朝,集天下之血火,开创一个新世纪!多国争雄的春秋战国时代,秦最终统一了天下。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3、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兼爱、非攻 B、“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祸福相依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4、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

8、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26、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

9、列问题。【文字篇】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思想篇】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图一 孔子 图二 老子 图三 韩非子(2)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3)请从以上三人中任选一人介绍其主要思想。2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进步也离不开制度创新。让我们回顾历史,汲取改革智慧。【改革铸就铁血霸途】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

10、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1)“管仲相桓公”于何时?“管仲相桓公”的结果是什么?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2)孔子对“管仲相桓公”持什么态度?【变法崛起群雄之林】材料二祖宗之法不可变,变法就是跟列祖列宗过不去。诸侯卑(鄙视)秦,丑(耻辱)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強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3)如果我们要在?处添加一幅人物图片,你认为他应该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秦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4)观察图片,面对顽固的保守派,如果你是商鞅,你将怎样辩驳?说出这次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条措施?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11、公战(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27、识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 图一 战国形势图(1)根据图中序号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并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至少两个。1、 2、 3、 4、 5、 6、 7、 成语:22222、图二(2)请回答秦始皇派谁修筑长城?请写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并指出秦朝疆域西段到哪里?3、图三(3)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如何? 参考答案一、1、B 2、D 3、D 4、C 5、A 6、B 7、A 8、B 9、A 10、C 11、A 12、C 13、C 14、

12、D 15、C 16、B 17、B 18、C 19、B 20、B 21、C 22、A 23、A 24、D 25、B (每题2分)26、(14分)(1)商朝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规范文字。 4分 (2) 图一:儒家;图二:道家;图三:法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8分(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27、(18分)(1)春秋时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强大的军队;提出“尊王攘夷”扩充疆界。4分(2)肯定态度2分(3)秦孝公;秦国国力弱,不为各国重视。4分(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建立县制4分(5)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