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066473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温病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温病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温病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温病第一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病第一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第一章绪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任 教授 张福利 博导,吴某,女,2008届本科生,将付北中医参加心内科硕士复试 病史: 五天前始发热恶寒(病前曾受凉)。连续五天服桂枝汤仍每天 午后低热(37.5 )而夜晚上升,至后半夜3点高热达39.3, 上午热暂退,而复循环如是。平素血压120/90mmhg。 刻诊: 全身酸痛而四肢大关节尤甚, 便溏, 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 辨证: ? 处方: ? 黄连10 山栀10 半夏10 厚朴10 豆豉10 芦根10 石菖蒲10 竹叶10 滑石20 炒杏仁10 藿香叶10 生姜10 八付 一付两包 效果:(1)一天(三包)热退(2)用药结束血压降至114/76mmhg 思考:(1)体质和证型?(

2、2)治法和方剂?(3)降血压效果?,第一章 绪 论,要求 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和地位 熟悉战国至唐代:病因、证候和治疗的零散认识 宋金元时期:理论上和诊疗方法的重大发展 掌握明代医家吴又可 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清代温病四大家,内容 温病学定义、地位、发展史,一、温病学的定义和地位 (一)学科定义 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学科性质: 直接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证治临床课性质 理论和诊疗方法又用于临床各科基础课功能 伤寒 临床课性质 + 基础课功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金匮 温病 (三)学科体系: 清代温病学家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文献重点) , 结合现代 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

3、构成。 (四)学科地位及重要意义 1、学科地位中医基础学习阶段,八大主干课程之一 2、重要意义?,(1)指导内、外、妇、儿有急性 发热特点的感染性疾病诊治 外感 指导发热性疾病辨治 (2)指导非感染发热性疾病诊治 内伤 (白血病 风湿热 红斑狼疮) (3)指导辨治热盛及阴伤性杂病 CO2 暖冬温室效应(时) 城市化 热岛效应(地) 热性内伤病增多 高热饮食等生活方式(人) (4)理法方药广泛应用各科杂病 指导非发热性 祛湿法(湿热 热=湿 热湿) 疾病的辨治 各种热性内伤病 清营汤(糖尿病 神经症 湿疹),二、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一)战国至唐代萌芽阶段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明代吴有性等

4、(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清代温病四大家等 (四)建国以来新的发展,(一)战国至唐代萌芽阶段,一)成就对温病的因、脉、证、治均有一定的认识 病因生气通天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伏气病因说) 脉证伤寒论: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治则至真要大论: “ 温者清之” (温病清热法理论根据) 方药伤寒论阳明经证白虎汤类清热 温病治法 阳明腑证三承气类攻下 发展基础 千金方犀角地黄汤温病蓄血出血,二)局限没有形成独立的温病辨治体系 1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2难经 五十八难:“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 有热病、有温病” 3伤寒论 以“六经”辨治所有外感热病,(

5、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一)宋代 1、病因学突破: 郭雍 “冬伤于寒, 至春发者, 谓之温病; 冬不伤寒 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提示 温病有新感、伏邪两种发病形式的导源,2、治疗学突破: 朱肱 “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 四时行之无不应验. 自江淮间唯冬及初春可行, 自春末及夏至以前, 桂枝证可加黄芩半两, 夏至后有桂枝证, 可加知 母一两、石膏二两, 或加升麻半两.若病人素虚 寒者, 正用古方,不再加减也.” 提示用伤寒论辛温发散的经方治外感病不能一成不变, 必须根据发病地区、季节和病人体质差异而灵活变化.,二)金元 1、刘河间 (创新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 “六经传受,皆是热

6、证” (立新法) (订新方) 辛凉、清下 双解散、防风通圣、凉膈散 (寒凉派) (解表热与清热配合运用) 评价:温病学史上重大转折“伤寒宗仲景,热病主河间”,2、王安道 医经溯洄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发病上伤寒因感寒发病,温病由里热外发而致 治疗上温病初起应以清里热为主, 稍兼解表 评价该时期温病学在理法方药上较唐以前有重大发展,开 始从概念和成因、证候特点、治疗原则等方面与伤寒 明确区分, 为形成独立体系打下基础。,(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标志:大批有成就的温病学家 系统的温病学专著; 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 一)明代 吴有性(字又可) 中医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 贡献1)特殊病因“疠气”(而

7、非六气) 2)感邪途径“邪自口鼻而入”(而非皮毛) 3)受邪部位“邪伏募原” 4)传染流行“无问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 5)治疗原则祛邪为第一要义(攻下、透达) 6)创立方剂达原饮、三消饮,二)清代温病四大家 成就:构成中医温病学科、课程体系的主要基础 1、叶桂(字天士)温热大师 代表作温热论,温病学奠基著作 病因病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辨证施治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特殊诊法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 诊疗经验(临证指南医案),2、薛雪(字生白) 代表作湿热病篇 湿热病证的病因 病机及辨证治疗上焦 中焦 湿热病三焦辨证 下焦,3、吴瑭(字鞠通) 代表作温病条辨,系统论述四时温病辨证施治专

8、书 总体理论四时温病的范围和种类 (现代沿用) 辨证方面三焦辨证 (和卫气营血辨证共同成为辨证核心) 治疗学上三焦分证的治则、治法和方剂 4、王士雄(字孟英) 代表作温热经纬 书名含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内容编排编辑文献 + 临床体会 学术价值文献价值 + 临床价值,(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温病学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在临床广泛运用 195456年 部分地区乙脑流行中医治疗(蒲辅周等) 以后运用于多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和杂病治疗 2、温病学文献整理、专著出版、规划教材出版 50年代影印、重版许多温病学著作 温病学全书 统编本科温病教材(第七版); 统编七年制温病教材(

9、第一版) 3、温病学理、法、方、药的现代研究 理论卫、气、营、血本质 治法清热、攻下、养阴法的作用 方药银翘散、犀角地黄汤的作用 剂型颗粒、口服液、注射液(清开灵),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思考 课堂简记、深思 课后复习、总结 上篇基本理论(重点病因、辨证、治疗)深入理解、牢固 掌握、融会贯通 中篇各病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各温病因脉证治 并能分析、对比 下篇原著温热论 湿热病篇选读自学以加深对上 篇中篇内容理解,重点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温病学是一门既有临床课性质又有基础课功能的学科? 4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提出那些独特见解? 5、清代温病四大家指那几位? 他们在温病学上

10、各有哪些成就? 基础知识检测 一、名词解释 1、温病学 2、寒凉派 二、填空题 1. 从温病学发展过程看,大体上 是萌芽阶段, 是成长阶段, 是形成阶段。 4. 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其病因是 ,感邪途径是 ,治疗上强调 。,三、单项选择题 1温热经纬的作者是( ) A.戴天章 B.王孟英 C.叶天士 D.吴鞠通 E.薛生白 2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 ) A.刘河间 B.叶天士 C.吴鞠通 D. 吴又可 E.薛生白 6我国医学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著作的是( ) A. 湿热病篇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 温热论 E.温病条辨 8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11、 ) A叶天士 B .薛生白 C. 喻嘉言 D. 吴鞠通 E. 刘河间 9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 A. 吴又可 B. 薛生白 C. 叶天士 D. 吴鞠通 E. 王安道 10提出水湿三焦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 ) A.罗天益 B. 刘河间 C. 吴鞠通 D. 薛生白 E. 喻嘉言,11“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以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全面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医家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汪机 D.王孟英 E.王安道 12 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 A. 朱肱 B.王安道 C.吴又可 D.刘河间

12、E.郭雍 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 ) A. 温病条辨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 医医病书 E.温热经纬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文出自哪部经典著作( ) A. 素问B.难经C.伤寒论 D. 金匮要略E.灵枢 认为温病有新感、伏邪之不同导源于( ) A. 伤寒论 B.医经溯洄集 C.类证活人书 D. 伤寒补亡论 E.素问,四、多项选择题 3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家的有( ) A.喻嘉言 B.叶天士 C.薛生白 D.王孟英 E.陈平伯 5. 在概念上将温病从属于伤寒范围的论述有( ) A.“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B.“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C.“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D .“伤寒邪从毛窍入,由表传里,温热邪从口鼻入,由里达表, 不察乎此,而概以温散为法,是直以温治温矣,其贻误岂 浅鲜哉?” 。 E.“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纲领的医家是( ) A.叶天士 B. 薛生白 C.吴鞠通 D.柳宝诒 E.喻嘉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