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6412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 险 源 辨 识 与 控 制,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电网检修培训部 2010.3,课 堂 要 求,欢迎各位学员参加本次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便提高您的安全基本技能. 请注意以下的几点: 1、手机 上课期间请将您的手机设为 “振动”或处于关闭状态。 2、吸烟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 3、其它 上课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课程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引言(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第二部分 危险源的概念 第三部分 危险源的分类 第四部分 危险源的辨识 第五部分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第六部分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一、引 言(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网系统的

2、规模和容量不断增加,直到当前的特高压电网,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于电网这个复杂的工业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微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管理需要丰富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微观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安全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1、安全生产中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我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2)我国劳动法规

3、定:“劳动者享有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同时还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从业人员的权利归纳为: 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获得符合国家标准

4、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从业人员的义务: 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安规中的有关规定:总则部分。,2、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常用术语: 1)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2)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3)电网

5、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 电网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4)以“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 以“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杜绝“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5)“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看着他人受到伤害,6)“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7)四个凡是: 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8)“四到位”: 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9)“四清楚”

6、: 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 10)“三个百分之百”: 确保安全,必须做到人员的百分之百,全员保安全;时间的百分之百,每一时、每一刻保安全;力量的百分之百,集中精神、集中力量保安全。,二、危险源概念: 1、危险源概念的来源(安全原理的发展): 1)事故频发倾向(法默):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如生理、心理因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人员从事高空作业,有生理缺陷人员开车。 2)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不正确的态度(如野蛮施工),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影响。 对应的方法:工业技术

7、改进,人员说服教育,人员调整,惩戒,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下图所示。 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伤 亡,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 3)能量的意外释放理论(吉布森等):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4)系统安全理论: 在系统寿命期间,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

8、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随着安全原理的发展和完善,危险源的概念逐步确立并建立起来。,2、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3、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通过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2009年人身伤亡、恶性误操作事故汇编 统计分析发现,在15起恶性事故中,触电事故6起,高空坠落事故4起,接地刀误操作3起,带电挂接地线2起,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

9、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危险源辨识不充分,风险分析不到位,人员违章操作、措施落实不力,管理人员管理失误,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此外还有作业环境的影响)。只有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并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受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因此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三、危险源的分类: (一)、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1、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

10、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如变电所里面的各种带电设备等。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如起重机械、变电站架构、横梁、杆塔、二层以上室外走廊、阳台等。 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11、。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如:发电厂和变电站内的变压器、组合电器等设备。,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 。例如各种压力容器,容易发生静电蓄积的装置、场所等。 危险物质:除了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有害物质外(如CO),也包括可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例如当充有SF6气体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 SF6气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例如炸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设施 ,化工厂等。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例如:物体的棱角、工件的毛刺、锋利的刃等 (伤及动脉,有生命危险)。,(2)第

12、一类危险源危险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情况:,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即单位时间内的释放量。 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如可燃性大小、毒性大小。 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影响范围越大,可能遭受其作用的人或物越多,事故造成的损失越大。,2、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失效,则将发生事故。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限制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上

13、的缺陷,四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安全理念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事故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西方往往强调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在分析一起交通事故中,我们强调人是否“醉酒驾车”、”疲劳驾车”等等,西方强调各种安全装置是否有效(刹车、安全带、气囊等),如近期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而在实际中这两个因素都要充分考虑。,(1)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一般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例如,运行人员发生“误操作事故”,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蹬带电杆塔”等 。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

14、的意外释放;也可能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导致事故。,立体交叉作业,与高处作业人员处于同一垂直作业面内,安全带(绳)低挂高用,(2)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的不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直接使控制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漏等。 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的故障,最终造成事故发生。例如,压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 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因素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有时会造成物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刀闸

15、无护盖,同一刀闸控制两台设备,进出线口应在箱底,且有绝缘护套,刀闸进出线接反,无漏电保护器,箱体无接地,导线替代保险丝,(3)作业环境的影响 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 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潮湿的环境会使绝缘体的绝缘强度下降;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人的失误。,(4)管理上的缺陷。 由于管理上存在失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主要表现为: 工程设计使用的材料有问题,未达到质量要求等,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管理不科学,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

16、或贯彻不力。 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出了事故抓一抓,上级检查抓一抓,平常无人负责。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 对职工不进行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松弛。,忽略防护措施,机器设备无防护保险装置,安全信号失灵,通风照明不合要求,安全工具不齐备,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消除。 分配工人工作缺乏适当程序,用人不当。 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足或流于形式,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落实。 安全规程、劳动保护法规实施不力,贯彻不彻底,没有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事故应急预案不落实,对事故报告不及时,调查、处理不当,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严等。,灭火器销子已经拔除,导致失效,灭火器压力表指示压力不足,已经失效,3.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系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无所谓事故;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失控。第二类危险源的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