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063862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握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体制与职能。 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内容。 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与最终目标 掌握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局限性与运用 掌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及中介目标的选择 掌握货币政策与各种政策的配合,第16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学 习 目 标,本章共5节。第一节介绍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体制、职能以及中央银行的业务。第二节介绍货币政策含义,最终目标含义,最终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以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抉择。第三节介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其他政策工具。第四节介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与理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规则。第五

2、节介绍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时滞,以及货币政策与其它政策的配合。,第16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本章简介,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概述 第二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 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应,第16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概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与银行业的发展。 2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引起:,(1) 政府融资的问题; (2) 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3) 票据交换与清算问题; (4) 最后贷款人

3、问题; (5) 金融监管问题。 产生标志:1844年,英格兰银行独享货币发 行权。,3中央银行产生的渠道,中央银行由两条途径形成: 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英格兰银行) 政府组建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二)中央银行的发展,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41913),从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 第二阶段(19131945),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的急剧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46至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是各国完善中央银行制度阶段。,二、中央银行的体制,(一)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一型

4、中央银行制度:国家设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全面、纯粹地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可分为一元式与二元式。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国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2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国家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来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角色 。,3准中央银行制度:,某些国家或地区不设立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4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设立共同的中央银行。它与一定的货币联

5、盟联系在一起。在联盟内发行共同的货币,执行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二)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1、国家所有形式。即中央银行的全部资本属于国家所有的所有制类型。 2、私人持股形式。即国家不持有股份,全部资本由私人投资。,3、公私合股形式。即中央银行的资本金一部分为国家所有,所占股份比例为50%或50%以上。 4、无资本金形式。即一国中央银行没有资本金,经国家授权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5、多国所有形式。即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成员国共同持有中央银行股份的所有制形式。,(三)中央银行的管理体制,1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是指其总行内部职能机构的具体设置情况。 2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

6、置 (1)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2)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3)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3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体的模式。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的模式。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交叉由不同的机构共同承担的模式。,(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 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同模式,三、中央银行

7、的职能,(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指它拥有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全国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机构。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但部分国家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2、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关系,充当“最后贷款者”,并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和居民发生业务关系。 这一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集中存款准备金; 充当最后贷款人; 办理银行间的清算。,3、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政府财政收支以及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作为政府的银行,具体职责主要有:,经理国库 向政府提供融资 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8、 充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二)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优势 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弊端 我国的改革历程,四、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有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以及其他负债业务。 1存款业务 (1)集中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库存现金,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三是超额存款准备金。,(2)其他存款业务,政府存款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主要用于清算的存款 外国存款 特种存款,2货币发行业务,货币发行的含义 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 货币发行的原则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9、3其他负债业务,(1)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为了调剂资金供求,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是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结果使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市场货币流通量发生增减变化,从而达到调节和控制宏观金融的目的。,(2)对外负债,国外银行借款 对外国中央银行的负债 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 在国外发行的债券,(3)资本业务,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即是筹措、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其自有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途径:政府出资、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其资金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中央银

10、行的贷款和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以及国际储备业务等。 1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1)贷款业务。 指中央银行采用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的形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这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2)再贴现业务,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以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行为。实质上是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贷款。 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中央银行调节资金,实现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业务。,2证券买卖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就是直接投放了基础货币,而卖出证券则是直接

11、回笼了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1994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上海银行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进行业务操作,1995年,中国人民开始通过融资券的买卖试行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才正式启动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是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政策金融债,交易主体是国债一级交易商,而不是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3国际储备业务,主要是负责经营和保管本国的国际储备。 中央银行在经营和保管国际储备时,一般要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既要在总量上保持一个适度的规模,同时还要使国际储备的结构更合理。,(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指由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办理债权债务

12、清偿和资金转移的业务。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 1773年,英国伦敦的伦巴第街上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票据交换所。 所有银行间的应收应付款项,都可相互轧抵后而收付其差额。各行交换后的应收应付差额,通过其在中央银行开设的往来帐户进行转帐收付,不必收付现金。,2办理异地资金转移,各城市、各地区间的资金往来,通过银行汇票传递,汇进汇出,最后形成异地间的资金划拨问题。 异地间的资金划拨,通过中央银行统一办理。,第二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含义 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本质上是

13、一种需求管理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具有灵活和可微调的特性。,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含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最终目标可能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三、最终目标的统一性和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菲律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

14、系,二者间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2)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对立的,这一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矛盾与冲突的。 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上涨,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造成国际收支逆差。 为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需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这又可能给国内市场造成压力,导致价格上涨。,(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国内经济增长会导致对进口商品

15、的需求增加,如果本国出口的增长不足以抵消这部分增加的进口需求,就会导致贸易收支逆差。 外资的流入可以弥补贸易收支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若本国不具备有效利用外汇的能力,就会导致将来收支的不平衡。,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抉择,单一目标论:物价稳定或经济增长 双重目标论: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多重目标论:同时实现四个目标,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概念 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以及货币

16、供给量的措施。,2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规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调节货币供给总量。,4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优点是: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作用力猛烈,可能会引起经济的剧烈震荡; 缺乏弹性,不易作为日常的操作工具; 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样。,5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在1984年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多次对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此外,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经过了多次调整。,(二)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含义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以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行为。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