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183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文本11-1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纶巾()(2)酹江月()(3)封狼居胥() (4)佛狸祠()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酹江月:_(2)烽火扬州路:_(3)赢得仓皇北顾:_(4)可堪回首:_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大江东去古义:_今义:江河。(2)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义:_今义: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义:_今义: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3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早生华发:_(2)一尊还酹江月:_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故(2)道(3)国(4)封(5)望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

2、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尚能饭否:_(2)名词作状语 大江东去:_灰飞烟灭:_赢得仓皇北顾:_6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译文:_(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译文:_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7)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课外名句(1)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2)殷勤昨夜三

3、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作者简介(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4、“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

5、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二、背景展示(1)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1082年,苏轼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赤鼻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仍未实现,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

6、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他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出来。三、文学常识豪放派是相对婉约派而言的。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

7、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二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了苏轼的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判断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是作者从前文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一时多少豪杰”,

8、则是引出下文。这一句话是上下片的过渡句。()(3)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羽扇纶巾,雄姿英发。()(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借景抒情。第一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中,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历史教训。()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问题: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景的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答:_2登临赤壁,词人为什么会想到周瑜?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9、_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问题:3词人在词作的结尾写“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什么用意? 答:_4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答:_5词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何作用?答:_争论话题“用事”指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辛弃疾词中的“用事”,众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辛弃疾词中“用事”太多,影响了语言的流畅;有人认为辛弃疾词中的“用事”用得很成功,能帮助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认为辛弃疾词中的“用事”是为了躲避当朝政治,能免遭迫害。对此,你有何看法?我的观点:_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