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175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千古江山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i)公瑾(jn)羽扇纶(gun)巾还酹(li)江月B.故垒(li)公瑾(jn)羽扇纶(ln)巾还酹(lu)江月C.故垒(ru)公瑾(jn)羽扇纶(gun)巾还酹(lu)江月D.故垒(ru)公瑾(jn)羽扇纶(ln)巾还酹(li)江月解析:A注意平时的正确读音。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涛尽B.乱石穿孔,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D.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DA项,涛淘;B项,孔空、案岸;C项,出初。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2、“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大的河流,“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很长的河流。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C.“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格。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解析:CA项,“大江”指长江,“长河”指黄河;B项,“故国”本词中指古战场赤壁;D项,“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B.思厥先祖父C.故国神游D.早生华发解析:DA项,古义指长江;今义指大的河流。B项,古义指祖辈和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即爷爷。C项,古义指古战场赤壁;今义指历史悠久的国家,祖国,故乡

3、。5.下边语句有不同理解,选出你认为理解比较好的一项()(1)羽扇纶巾这里指的是周瑜。这里指的是诸葛亮。(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A.B.C.D.解析:A第种理解较妥,理由是:羽扇纶巾是三国六朝时一般儒将的装束,可用来描写诸葛亮,也可用来描写周瑜。这里指周瑜,与下文联成一体,好理解些。第种理解较合适,理解为作者自我解嘲,更符合“赤壁怀古”这个题目。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

4、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解析:C“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这一理解错误,这一句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自然引出对三国风流人物的描写。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

5、.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解析:B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8.名句填空。(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词句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

6、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词句是: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 ,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历史)浪淘冲洗掉的词句是: ,、。答案:(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芳草渡贺铸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

7、将来。【注】“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B.“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

8、一新。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之情。解析:CEC项,“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分析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的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牺牲精神,所以“幽怨”是没有依据的。E项,对表达方式的概括有误,这首词重在叙事、抒情,没有写景。10.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

9、“留”“送”“泪下”“撚”“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相思烦恼,不妨把你的烦恼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普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1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相送,“江城”点明送别的地点,“新秋”点明送别的时间。B.首联中的“阻”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

10、烟波所阻,又指行舟被烟波所阻。C.颔联“闻道”“更言”两词语言含糊,表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D.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E.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是四联八句,也可以是四句,也可以多于八句。解析:DED项,“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错,这里是将孔巢父比作陈琳;E项,“也可以是四句”错,四句是绝句。12.本诗颈联运用了想象和反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并说说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是想象边地的情景,“乡人绝”,预想孔巢父到彼处后身边无同乡伴侣;“塞草青青战马多”,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

11、凉寂寥;此联极写边地的荒寒和友情的缺乏,从而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廖世美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注】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片开头两句,“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春雨迷蒙,而“画楼森耸凌云渚”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入云、俯瞰沙渚的气势。B.“紫薇登览最关

12、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既称赞杜牧题浮云楼诗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C.“惆怅相思迟暮”上承“关情”,下启追忆,表现作者在人生迟暮之年登临此楼,自然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内心倍感惆怅。D.“悄无人、舟横野渡”化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但着一“悄”字,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E.词作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上片写景叙事,下片集中抒情,全词景物切换自然,意境清新,语淡而情切。解析:CEC项,“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有误;E项,“表达方式明显不同”欠妥。14.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答本题,可抓住“塞鸿、岸柳、纷絮”的三个意象的意义,“塞鸿、岸柳”两个意象的关系,以及塑造“纷絮”所使用的修辞,结合景情关系分析表达的效果。答案:这三句融情于景,借塞鸿、岸柳、纷絮等意象来抒发离愁别恨,尤其是“柳”谐“留”音,见柳思人,以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情。离人似高飞的鸿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