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170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第4专题 赤壁赋3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目: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赤壁赋第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2能力目标: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教学重难点见教学目标1、 见教学目标2。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 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学生讨论。 观点参考: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

2、,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小结: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言之成理

3、即可。 可能有以下观点: 1、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3、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

4、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 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师:学了前赤壁赋苏轼的达观对你有何影响? 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 问题八: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

5、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九: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 明确: 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见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五)布置作业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作业布置教学心得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