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044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A.海浪B.流水C.风D.冰川2.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A.三角洲B.海滩C.风蚀蘑菇D.沙堤答案:1.B2.C解析:从图中看出,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并且陆地上河流众多,所以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流水,包括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在海岸附近经常看到的有三角洲、海滩、沙堤等海岸侵蚀地貌或海岸堆积地貌;而风蚀蘑菇是干旱地区常见的风蚀景观。读“海底地形图”,完成第38题。3.图中序号表示洋盆的是()A.B.C.D.4.处海底地形

2、最大特点是()A.海洋生物繁盛B.深度变化大,坡度陡C.地壳活动相对稳定D.群峰对峙5.图中海域海洋生物繁盛的是()A.B.C.D.6.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海域是()A.B.C.D.7.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往往与岛弧相伴产生的是()A.B.C.D.8.图中没有展示出的海底地形是()A.大陆架B.大陆坡C.海沟D.洋中脊答案:3.D4.B5.A6.C7.C8.D解析:该组题以海底地形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点。第3题,根据距海远近和海底地形特征可知,为大陆架,为大陆坡,为海沟,为洋盆。第4题,大陆坡为海底坡度突然增大的相对陡峭的斜坡。第5题,大陆架因光照充足、营养物质丰富而海洋

3、生物繁盛。第6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是板块交接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第7题,岛弧往往与海沟相伴产生。第8题,海底主要地形有洋盆、海沟、岛弧、大陆架、洋中脊、大陆坡,图中没有展示出的是洋中脊。读下图,完成第910题。9.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区海岸类型为()A.基岩海岸B.生物海岸C.淤泥质海岸D.砂质海岸10.该海岸地貌最有利于从事哪些经济活动?()海滨浴场形成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建成天然良港开展滩涂养殖A.B.C.D.答案:9.A10.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岬湾、海湾,沿岸有众多的岛屿,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

4、基岩海岸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的天然良港。基岩海岸在海浪的侵蚀和岩石的崩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可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读下图,完成第1112题。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11.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A.岛屿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12.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答案:11.C12.D解析:第11题,从图中看,珊瑚礁(岛)分布在低纬海区,因此珊瑚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第12题,海岸沙滩是海水沉积的结果。

5、下图表示的是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欧洲西部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完成第1315题。13.图所示是洋海底地形。()A.太平B.印度C.大西D.北冰14.图示区域内有板块边界的是()A.B.C.D.15.三幅海底地形所示的大洋中,洋中脊呈“S”形的是()A.B.C.D.答案:13.C14.D15.A解析:该组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点。根据海底地形的分布特点,可知图所示为欧洲西部大西洋海底地形,图为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底地形,图为亚洲东部太平洋海底地形。海沟是由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而成,故图、图所示区域存在板块边界。大西洋中脊的走向与板块交界的走向一致,大致呈“S”形。读图,完成第1618

6、题。16.图中序号地形为()A.海岸带B.大陆架C.大陆坡D.洋盆17.序号处的地形特点是()A.宽度大,坡度缓B.坡度陡,宽度不定C.较平坦开阔,深度大D.纵列分布,中轴为裂谷,内壁陡峭18.往往与序号所示海底地形相伴出现的海底地形是()A.大陆架B.岛弧或海岸山脉C.洋中脊D.裂谷答案:16.B17.B18.B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变化特点判断,为大陆架,为大陆坡,为海沟。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位于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最东端,石老人村西南,午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海中,是距岸百米左右的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海之中,人称“石老人”。读图,完成第1920题。19.读该景观图,可以判

7、断该处为()A.基岩海岸B.生物海岸C.淤泥质海岸D.砂质海岸20.关于该景点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C.海水侵蚀D.冰川侵蚀答案:19.A20.C解析:该处是基岩海岸,是受到海水侵蚀造成的。二、综合题(共50分)21.(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某大洋洋中脊示意图。(1)图中“”处的海底地形为,地形特征是什么?(4分)(2)图示海域是洋,该洋南部的轮廓特征是什么?(3分)(3)图中共有大板块,该洋北部的群岛从成因上看属于岛,它一般形成于(温度带)海域,为什么?(6分)答案:(1)洋中脊中轴为裂谷,其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2)印度开敞、海岸线平直。(3)

8、五珊瑚热带或亚热带因为珊瑚虫生活在温暖、清洁、光线充足的浅海环境中。解析:此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和海岸、海底地形类型及特点,难度不大,主要注重基础知识考查。22.(13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海底地形名称:甲,乙。(2分)(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处,理由是什么?(5分)(3)简述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对海岸带地貌的影响。(6分)答案:(1)大陆架洋盆(2)甲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又有陆地径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3)陆地径流挟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三角洲、沙滩;海岸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如海蚀柱。解析:甲为大陆向海洋

9、延伸部分,海水较浅,为大陆架,乙为洋盆。大陆架因阳光集中,营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具备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海岸带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地区,受陆地径流挟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又因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23.(11分)下图示意台湾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其成因是。(4分)(2)简述红树林海岸的开发和利用。(4分)(3)台湾岛东侧大陆架(宽、窄),其原因是。(3分)答案:(1)台湾岛西南沿海西南沿海多为淤泥质海岸且纬度较低,水温较高(2)发展旅游观光;为鸟类及潮间带动物提供栖息地;抗风削浪,

10、保护海岸,防灾减灾;保护湿地。(3)窄紧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红树林海岸的分布、成因、开发和利用及海底地形。台湾岛东侧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24.(13分)读“北部湾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处海岸的类型主要是海岸和海岸。这类海岸常见的开发利用方式有、等。(4分)(2)据图分析甲地区风暴潮频发和程度较大的自然原因。(4分)(3)国务院将北部湾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简述其战略意义。(5分)答案:(1)淤泥质红树林滩涂农业、水产养殖、生态旅游(任答两点)(2)夏半年多受台风影响,位于台风西行路径上。海岸相对封闭;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入海河水顶托。

11、(3)加强北部湾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加快我国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的开发,为大西南地区建设便捷的出海通道。发挥其海上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我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各国的联系。解析:甲处海岸类型多淤泥质海岸和红树林海岸,且此处常受台风影响,相关自然灾害影响也较大。该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很好。附加题25.(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7月11日,伴随着一声悠远雄浑的长鸣,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考船“雪龙”号驶离上海,开展我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雪龙”号科考船经过的某海域水深示意图。(1)如果该海域有岛弧,最可能在(填序号)水域。(1分)(2)上图所示各海

12、域中,海水最深的是(填序号)。 (1分)(3)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A海域多火山的原因。(2分)(4)某同学说,海域下的地层年龄距离海域越近越年轻,并基本以海域为轴左右对称。你认为他所说的有道理吗?并简单说明原因。(3分)(5)另一位同学根据下图判断说他绘制的示意图中不可能存在水域,你认为呢?并简要说明原因。(3分)答案:(1)(2)(3)A处为大陆坡,位于板块交接处附近,地壳比较活跃。(4)有道理。海域底部是洋中脊,根据海底扩张说可知,它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它是新洋壳形成的地方,随着地幔物质不断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新洋壳不断形成,并随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

13、因此,洋底地层的年龄随距洋中脊的距离增加而变老,并基本以海域为轴左右对称。(5)他的说法正确。根据处及其两侧的水深可知水域底部为洋中脊;而根据图可知,从上海到北极的海域中没有生长边界,也就不存在洋中脊,因此该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解析:该题以北极科考为问题背景,综合考查了海底地形的类型和成因。根据水深可以判断海域依次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中脊、洋盆。第(1)题,岛弧往往分布在大陆坡的前缘。第(2)题,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而向大陆板块下俯冲,并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海沟,是海域中水最深的区域。第(3)题,海沟是板块的分界线,是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比较活跃。而A处靠近海沟,位于板块交接处附近,故地壳也比较活跃。第(4)题,海域两侧水都很深,因此它底部为洋中脊,是新洋壳形成的地方。第(5)题,据图可知,从上海到北极的海域中没有生长边界,也就不存在洋中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