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920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翁牛特旗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2.下面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重组BAa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D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了基因重组3.图4显示了染色体

2、及其部分基因,对和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 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 D交换、易位4.下图所示细胞中对所含染色体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C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6

3、.水稻的高秆、矮秆分别由A和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分别由B和b控制。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下图为不同的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病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包括过程,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人工诱变育种为过程,B可能来自b的基因突变C单倍体育种包括过程,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D多倍体育种包括过程,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和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升高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基因D利用高产、感病小麦与高产、晚熟小麦品种间杂交筛选可获得高产、

4、抗病的小麦8.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

5、合理的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中抽样调查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11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12.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

6、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13.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

7、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 C42% D21%14.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15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表现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上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地球上厌氧生物比好氧生物出现的早D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8、16.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胆汁胰液血浆淋巴原尿细胞质基质组织液核液细胞液胃液A B C D17.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18.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二氧化碳和氧气 Na 、H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 抗体 尿素、尿酸 激素 载体 葡萄糖、氨基酸A B C D19.下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之间的关系可表

9、示为20.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1.下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是毛细血管壁,是成熟的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A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淋巴B图中表示血浆,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中C都是代谢的主要场所,二者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D产生的CO2必须经过才能排出体外2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

10、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3.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2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2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

11、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26.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c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d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27.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28.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

12、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B点分别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A.相同,两次刺激后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相同,刺激A点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时乙不偏转,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

13、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31.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32.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

14、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A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33.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结构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34.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长期缺碘时,体内均会高于正常水平B用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的分泌量减少C血液中的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