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18667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分析编辑。阿毛以十六岁妙龄,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穷僻山沟嫁给西湖边上的青年农民陆小二。 环境 的改变,眼界的开阔,城乡的强烈对比以及由于她的“常常好用心思”,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急遽变化“早就不是从前的阿毛了”,“现在的阿毛不信命了。现在她把女人的一生,好和歹一概认为系之于丈夫”。然而,“当她一懂得都是为了钱时,她倒又非常辛勤地做事,只想替她丈夫多帮点忙才好”。可见,阿毛虽然有“夫贵妻荣”的传统观念,但绝不是好吃懒做的寄生虫,而是任劳任怨地希

2、冀与丈夫共创家业,过上体面的日子。但陆小二非但不鼓励支持,反而“骂她癫”,从而使阿毛深感泄气、失望。阿毛不但物质愿望难以得到满足,爱情生活也备受冷落“一到夜晚,小二倒头就睡熟了”。“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了,推了几下他都不醒,她就去拨那眼皮。小二醒了,但立即在她光赤身上打了一下,并骂着说:不要脸的东西,你这小淫妇!”蒙受羞辱的阿毛渐渐地“对于一切,都彻底的灰心了”。而且稍有懈怠便遭到婆婆的嘲讽和丈夫的辱骂:“妈啦个B,不做事,就替我滚回去!”小二的庸俗粗暴和常有的非打即骂,使阿毛对他不再抱有幻想,她只想逃离这令她窒息的家和毫无感情的丈夫,“她希望有那么一个可爱的男人,忽然在山上相遇,而那男人爱了她

3、,把她从丈夫那里,公婆那里抢走,于是她就重新做人。”国立 艺术 院那位黑高个儿教授的出现,几乎使阿毛美梦成真他要招阿毛去学校当模特儿,月薪五十几元。对阿毛来说,这无异于喜从天降,绝处逢生,然而却遭到婆婆的粗暴阻拦。面对婆婆的淫威,“阿毛忍不住叫了起来:我要去的!我要去的!为什么不准我去?”但“阿婆一掌就把她打在地下了”。这一掌与阿毛的最后自杀有着必然联系,因为它实际上击碎了阿毛仅存的一线希望。当次日清晨阿毛在大雾中满山遍野寻找那黑高个儿教授而不见时,她才真的绝望了,因为她以为“那男子,就是她所想象的那个她只想随那人跑去就好”。这里难免幼稚、幻想的成分,但面临绝境的阿毛义无反顾地追求理想人生和幸

4、福爱情的决心和行动令人感佩,表明阿毛绝非任人摆布的弱女子,她不愿坐以待毙,她要主动出击,谋求新路和自由人生。作家对阿毛漫山奔跑找寻黑高个儿教授的情景,作了大篇幅的既写实又极富象征意味的描写,其景其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阿毛在大雾的山中边跑边喊上下寻找的不仅仅是黑高个儿教授,更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生和幸福爱情。但她扑了空,沮丧而归,又遭到丈夫的辱骂和殴打。此后阿毛越发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终于悒郁成疾,绝望中吞火柴自尽。阿毛的死,看似性格悲剧抑或是爱情悲剧,但从根本上看,实属 社会 悲剧、性别悲剧,是禁锢女性人身自由的“三从四德”等宗法礼教,扼杀了她年轻的生命。阿毛虽死,但她无所畏惧的抗争精神和人格

5、独立意识永存,阿毛形象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无疑,作家丁玲通过阿毛姑娘及其悲剧命运的描写所要着力展示的,正在于贯穿作家创作始终的社会批判和性别批判意识。作为“ 写作 的娜拉”,丁玲本身就是一个“对传统 文化 心理 习俗作深刻的精神背叛的叛逆女性”。因此,这一精神个性和思想倾向必然体现在她的女性主义文本里面。在她诸多的充满性别批判的 文学 作品中,反抗包办婚姻,谋求婚姻自主的文学主题理所当然地构成了其女性主义小说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她关照女性不幸命运的一个侧重点。在丁玲笔下,我们几乎看不到婚姻的圆满和爱情的甜蜜,映入眼帘的只是一幅幅充满悲情的黯淡凄惨的婚姻逃难图梦珂为反抗包办婚姻,逃婚到上海后几年不

6、敢回家,忍受着怀乡之苦和思亲之痛;阿毛为挣脱包办婚姻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不幸,而白白葬送了十七岁的花季青春;“自立女学”的一群女教员们为逃避“被嫁”、“被送”、“被弃”的悲剧命运,只好痛饮“同性恋”的苦酒聊以自慰;而贞贞的更为悲惨的命运遭际,则给我们展示了另一幅苦难爱情大逃亡的凝重画卷,而“挣扎”和“反抗”,正构成了这幅画卷伤感而沉郁的主色调。十七岁的花季少女贞贞本来有着甜蜜美好的爱情梦想,她与小学同学、后来是磨房小伙计的憨直青年夏大宝两情相悦,“要好得很”。但父亲为贪图钱财,强迫她嫁给自己不爱的、年近三十的米铺小老板作填房。为反抗包办婚姻,她毅然跑到教堂当“姑姑”,显示了她维护人格尊严和爱

7、情理想的坚贞品格。更为令人感佩的,是她不幸被日军掳去充当军妓后,主动放弃逃离魔窟的机会,服从组织派遣重返魔窟,冒死为抗日武装传递情报。有一次为送紧急情报,她强忍性病恶化的剧痛,“晚上摸黑一个人来回走了三十里,走一步,痛一步后来整整睡了一个星期,才又拖着起了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国捐躯”、堪称“抗日英雄”的不幸而又刚强的少女,当她回到离别一年半的故乡时,却因所谓“失贞”而横遭流言羞辱“听说病得连鼻子也没有了,那是给鬼子糟蹋的呀,亏她有脸面回家来。”“听说起码有一百个男人总睡过,哼,还做了日本官太太,这种缺德的婆娘,是不该让她回来的。”“现在呢,弄得比破鞋还不如。”“说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唉,

8、怎么好意思见人!”此时,人们关注和最感兴趣的,不是贞贞的不幸遭遇和蒙受的屈辱,也不是贞贞为抗日武装送情报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和付出的沉重代价,而是斤斤于她的“失贞”、“性病”,以及对她军妓经历的富有刺激性的想象和玩味“尤其那一些妇女们,因为有了她才发生了对自己的崇敬,才看出自己的圣洁来,因为自己没有被敌人强奸而骄傲了。”面对人们的冷语和“怜悯”,“她像一个被困的野兽,她像一个复仇的女神”,心中充满了无限愤恨:她恨蹂躏她的日本鬼子,恨当年没勇气与她私奔的夏大宝,更恨粗暴干涉她婚姻的父母,她恨这里的一切,因此她决定离开这里,去“重新作一个人”。贞贞最终的毅然离去,绝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对愚昧的坚决抛弃,

9、对旧生活的彻底埋葬,显示着她的自信与刚强,也预示着她新生活的开端。在作家笔下,贞贞是美的化身,是坚贞的象征,取名“贞贞”,本身就表明作家对贞贞纯洁肉体和美好心灵的由衷赞美,以及对封建贞操观念的坚决否定。在作家心目中,贞贞永远是“有热情的,有血肉的,有快乐、有忧愁、又有明朗性格的人”,是最贞洁的姑娘。贞贞形象的意义,在于她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永不妥协的挣扎,在于她对传统贞操观念的蔑视和鄙弃,在于她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捍卫美好爱情理想的执着而无畏的行动。她的反抗行动,比梦珂更大胆,比阿毛更机智,因而更加具有人格魅力和令人感奋的精神力量,也体现和彰显了一代女性更高层次的性别觉醒和精神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 哲学 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论纲”成果。 参考文献:1 白露.三八节有感和丁玲的女权主义在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A.孙瑞珍.丁玲研究在国外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97.2 万直纯.丁玲和她的文本世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XX,14.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