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8648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 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的冬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二、教学重点: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三、教学难点:体会郁达夫散文的特点。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学生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注意读音和生词的意思。2.查阅郁达夫的背景材料,都文章及作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二)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众说纷纭)其实,冬天也是很可爱的。让我们来看看郁达

2、夫笔下的江南的美丽可爱的冬景。(板书题目)(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前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讨论预习题。1、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2、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3、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学生可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命名。命名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去筛选相关信息,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经过师生讨论,明确如下:)曝背谈天图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总结:作者从五个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蓄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雪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3、(四)选点突破,局部赏析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尽管欣赏的理由各不相同,学生喜欢的画面却比较集中,具体有三幅,分别是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画面进行详细地赏析,赏析时要求学生针对每幅画面,回答教师提出的具有思维梯度的一组问题1、写了哪些景物2、景物有何特点(一)午后郊游图赏析教法:自读朗读范读想象品味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点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板书)2、景物特点:色彩亮丽,蕴含生机。(板书)这里描绘的是一幅蕴含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

4、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一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赏析: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二)寒村微雨图赏析教法:自读、听录音,画面1、所写景物:长桥,乌篷小船,细雨,灯晕2、景物特点:淡雅,朦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三)江南雪景图赏析教法:与济南的冬天比较1、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赏析: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

5、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景物特点:高雅,宁静2.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文字:(投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明

6、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五)作者描写上面的几幅画都采用了什么手法?请同学们找出使用这些手法的具体例子并思考使用这样的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大家可以互相协助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听取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如下:1.对比的手法1)和北方的冬景相比较。北方的冬天-极寒冷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人:躲两三个月蛰居北国的冬天:温馨江南的冬天树叶:不脱尽冷天:一两日灰云落叶晨霜太阳鸟雀泥地老翁小孩:屋外曝背谈天江南的冬天-晴暖,湿润效果:衬托出江南冬天的温和晴暖和可爱。(文中一“也”字要看出)2)和北方的夏夜比较。北方的夏夜-明朗效果:突出江南冬景

7、的明朗。3)闽粤地区的冬景和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的对比闽粤地区的冬-极和暖,无冬意秋花:许多,品种多;着衣:不得不至多绝对效果:突出江南的冬天很有冬意。4)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散步是一项非常悠闲的活动,只有在晴和的冬天才有情趣到郊外去散步。作用:突出晴和;与下文形成了照应。教师小结学生发言:以上对比总的来说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2.避实就虚的手法作者在描写江南雪景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的雪景描写,而是引用了一些诗句,但是作者这样的写法,并没有削弱我们对江南冬景的感知,反而使我们感到江南冬景更具神韵。(六)概括郁达夫散文特点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

8、;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七)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郁达夫的散文风格即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再次领略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美妙蕴致。其实生活中无处没有美,只要我们能够亲近大自然,用心去发现美,去思考美之所以为美,我们的审美能力定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灵魂一定不会凝滞污垢。(八)布置作业熟读第5、7、8节。背诵8节的诗句附:板书设计江南的冬景郁达夫曝背谈天图色彩亮丽,蕴含生机午后郊游图淡雅,朦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比手法寒村微雨图避实就虚手法江南雪景图高雅,宁静旱冬闲步图郁达夫散文特点: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