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17771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逻辑思维严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XX年教育部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文件中,明确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XX年教育部又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

2、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明确了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实施和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环节。一、审计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发展要求审计专业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审计人才。然而,目前审计专业的本科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准则导向式”教学模式。审视我国审计专业教育现状,基本上仍然拘泥于“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解释”的准则导向式教学模式,这与当前日益变化的审计环境极不相称。教材滞后,与实务脱节。相较于

3、会计类课程教材的更新,审计学教材建设也比较落后,很多版本的教材多年没有大的更新,尤其是相关的案例教材匮乏,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大部分是文字上对有关问题的描述,很多流程都是从国外翻译而来,有的表达非常西化,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多障碍。另外,就教学内容来看,大学教育中审计学的课程教学老师必须考虑教学大纲、学时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审计准则制度体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教材虽然也更新,但很难及时随着有关审计市场的变化、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准则等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修改。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完全衔接。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4、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学方法下,教师大多数只是把“包装”、“封存”在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与自主构建,只需接受、吸纳、牢记就行了。作业、考试也是封闭式的,有清晰准确的答案。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但实际上审计课程从性质上与其他相关课程有较大的区别,它更强调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不仅是“是什么”,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现行的审计教学方法不利于对学生审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研究性教学是在综合美国布鲁纳“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构建的,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应注

5、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发展个性。该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在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中应用,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在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中,研究性教学已经形成特有的教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引导,平等交流,整体提高。教学的目的不但是让学生简单知道问题的结果,而是让学生知道这一结果是如何得出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并与教师一起平等地进行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依靠彼此的知识和智慧逐渐得出问题的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了学生解

6、决问题的范围,最终使学生完全掌握该知识点。在探究的过程中整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开放学习,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在教师适度的引导下,独立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独立思考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超前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的加工和改造,最终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鲜明个性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能够不断自主发展、成

7、熟和实践创新。三、研究性教学在审计本科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由于研究性教学重点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和实践能力,而审计这一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所以研究性教学的应用是非常好的一种途径。但审计本科的教育又有其独自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和实施“学为主、教为辅”的互动教学模式。为配合审计研究性教学改革,应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的“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教师助学”互动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方案为:首先,在学校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应提前将课程教案、自学指导书、参考书、课件、案例及其作业等教学资源放于平台上与学生共享;

8、在此基础上,学生利用教学资源预习、自学、练习、疑难问题,课堂教学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引导、疑难讨论与解答、总结评价等,同时,结合相关章节教师拟定选题,学生课外泛读,并择优试讲;最后,基于审计软件进行审计模拟训练。在该教学模式,因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环节置于课堂之外,故能有效节省课堂时间,进而可在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课堂导学的教与学互动下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推进。除外,该教学模式还能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实施“单项实验课程实验基地实践”的审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单项实验。单项实验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模块实验,目的是解决审计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

9、作问题。这一层次的实验应根据专业课的进度、难易程度以及教学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并贯穿于整个审计学习过程中。如,制定总体审计策略、风险评估、审计报告的编制、审计抽样的具体应用等。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为了全面掌握某一门专业课而设置的系统实验,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课程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核算技能,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审计循环系统,了解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流转程序,理解审计信息生成原理及内涵。开展课程实验,可以利用审计模拟实验室,采用与会计师事务所标准一致的审计模拟软件,全程仿真模拟操作事务所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审计调整等业务,

10、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基地实践。积极建立学生审计行业的实践基地,加强与审计局、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在用人单位考评的基础上,以实习促进就业,形成有相应特色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模式。构建和实施研究性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实行卷面考试、实践考试和随机测试等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并加大实践考核力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考核,最大程度地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对教师的评价:研究性教学形式多样,对教师也更高的要求。包括授课的形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课堂效果、知识更新等,建立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合理的评价机制,

11、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更多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以充分体现教师特有的教学理念和效果。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自我学习,与时俱进。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鼓励师生进行主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时刻关注国内外与本专业有关或相关的知识,联盟,与时俱进。该方法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团队精神的建立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审计专业旨在培养植根审计土壤、服务审计事业的应用性审计会计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在培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的审计人才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参考文献:1洪银兴,谈哲敏.研究性大学的研究性教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XX.2顾沛.把握研究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3况迎辉,宋爱国.论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关键要素J.江苏高教,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