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6454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一、单选题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他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护社会安定B.宋朝时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民族的融合2.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

2、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王夫之所说的“罢侯置守”指的是( )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废除世袭制,实行三公九卿制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4.宋代地方各路设转运司、提刑司、安抚司等,明代各行省设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等,清朝各省设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等。这说明朝廷对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B.分工合作,提高效率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D.分割相权,强化专制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

3、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6.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朝设置行省是为了()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7.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人值。这 ( )A.说明明清

4、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说明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权力危机境地C.说明明清皇帝重视文人D.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8.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表现是(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9.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成为今天中国省制的开端A.B.C.D.10.钱穆说,元朝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

5、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 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元朝行省制是元政权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而实施的B.地方行省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两重属性C.行省制的实施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是因为该制度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1.据历史大脉络载:14世纪以后,中欧和西欧建立了民族国家的列国体制。中国却丧失了走向改弦更张的方向中国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国在政治上不能“改弦更张”的主要表现为( )A.多民族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和发展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统治者实施重农

6、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D.中央各机构分权制衡,体系稳固12.朱元璋在国家祭祀天地时曾提出,合祀的神灵的位置应该由已故的皇考来顶替。这样一来,皇帝的祖先们也在皇帝的祭典中被抬升到了重要的地位。朱元璋这样做( )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把皇族抬升到了空前的高度进一步神化皇权有助于推动本土宗教信仰的发展A.B.C.D.13.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14.“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

7、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材料中的“轮廓”(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保证了皇权独尊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二、材料题15.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16.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材料一自秦始

8、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概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0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9、.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 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18.阅读下面: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与图二

10、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实行宗法家族统治,可以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故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项与材料信息无关。2.答案:C解析: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11、;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演进宦官、外戚专权3.答案:B解析:A不对,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的标志是夏朝禹死后,儿子启继位;C不对,这是中央官制的变化,与题意无关;D不对,秦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符合题意,“侯”是指诸侯,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不再分封诸侯。4.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从宋代至清代中央将地方行政,军事,司法事务分割开来分别由不同官员执掌行使,目的在于使其相互牵制以强化中央集权,答案选A,B、C、D三项与题意不符。5.答案:C解析:汉

12、武帝建立中外朝制度,A正确;唐朝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正确;元代在中央设置中书省,D正确。说法不正确的应该是C项。宋代设参知政事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来分割宰相的财权。6.答案:A解析:材料中“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说明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在于分割弱化地方官员的权力,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所以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元代行省制所起的作用而不是目的;D项表述不够准确,行省制并不能减少财政开支。7.答案:D解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但是没有决策权;康熙帝设南书房,将中枢权力机构一分为三,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相互牵制,从而强化皇权,因此选D。

13、8.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其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具体就是阻碍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这是最大消极作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A B C三项表现在这一制度建立之后就已陆续表现出来,这与题意封建社会后期不符。点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他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而且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9.答案:D解析:10.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项为行省制度实

14、施的目的;B项为行省制度的特点;C项为行省制度实施的意义;D项也法错误。11.答案:A解析:14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思想上表现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与西方相比在政治上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和强化,A项正确。14世纪,中国处于元末明初, B项说法错误;C项体现的是统治者在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政策;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12.答案:A解析:朱元璋将皇帝的祖先放到国家祭典上,并取代神明的位置,体现了鲜明的家天下、以天下为一己私产的特点,将皇家祭祀国典化、神明化,提高了皇族的地位,有助于神化皇权, 故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A。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礼崩乐坏”,不能说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项错误;“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基本崩溃,逐渐被中央集权制度取代,故B项错误;世卿世禄制主要流行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