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600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5章综合检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五章 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答案1.A2.C解析第1题,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

2、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 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3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4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答案3.B4.A解析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区,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先有沉积岩层形成,后有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形成花岗岩。后地壳抬升,松软岩层被外力侵蚀,形成蜂巢式地貌。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

3、T、J、K。读图,完成56题。5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6图中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槽部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而成答案5.D6.C解析从题中图文材料可知,K地层最新,且发生弯曲,说明在K层形成后,该地发生了挤压,形成了向斜构造;图中地表形态的形成除了内力作用之外,还与岩层性质和外力作用有关;岩层坚硬抗侵蚀能力强的形成山地丘

4、陵,而岩层软弱抗侵蚀能力弱的形成河谷和盆地。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7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8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答案7.C8.A解析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9甲地貌为()A河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10甲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河

5、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D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答案9.C10.D解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分析出甲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而且甲的形态为扇形,地势较低,以堆积作用为主,所以甲地应为冲积扇。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河流从河谷流出,地势变低,流速变慢,沉积物呈扇形堆积,形成冲积扇。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112题。1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12黄河入海水量减

6、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答案11.D12.B解析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上游水电站增多,只是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不大;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对水量影响小;从1951年到2010年这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

7、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导致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1314题。13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A地形平坦 B地下水丰富C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14此景观所在地以及由天津到该地所体现的分异规律,组合正确的是()A华南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西北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西藏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华北地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3.C14.B解析该地植物矮小,却有发达的根系,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此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为西北地区,天津到西北地区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8、,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516题。15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图中哪个箭头起到关键的作用()A BC D16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A水文 B地貌C植被 D气候答案15.A16.D解析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绿洲的形成主要是受水源的影响,图中起关键作用的应为。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都是指当地典型的地理特征,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

9、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8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答案17.A18.B解析图中区域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北太平洋西岸,受千岛寒流影响,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偏低。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序号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A针叶林常绿林 B常绿林草甸C草甸草原 D针叶林草原20图中所示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不同,选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及该山地对应正确的是()A热量长白山 B地势秦岭C水分贺兰山 D日照天山答案1

10、9.D20.C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山地的基带为荒漠,应处于温带地区,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位于落叶林以上地带,应为针叶林带;常绿林带位于亚热带地区;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存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由图可知,该山脉分东西坡,因此呈南北走向,并且基带为荒漠带,山顶为灌丛,故该山脉可能为贺兰山;长白山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天山为东西走向。读我国西北某山峰等高线和植被带谱示意图,完成2122题。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坡比南坡更为湿润B南坡地势起伏大于北坡C南、北坡垂直带谱相同D北坡冰雪带比南坡更窄22关于该山峰降水和灾害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

11、南坡和北坡降水多发生在夏季B南坡在冬季更容易发生冰雪灾害C南坡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D北坡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答案21.A22.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2 0003 000米地区,北坡大部分为山地草原,而南坡为荒漠,而且北坡草甸和山地针叶林分布范围也大于南坡,所以北坡比南坡更为湿润;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山脉北坡比南坡更为湿润,而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北坡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二、综合题(共56分)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读甲图,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_(2)读乙图,判断喜马拉雅山脉a段所属的山地类型。_(3)读丙图,指出造成此山峰独特形态的外力

12、作用。_答案(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或挤压),印度洋板块隆起形成。(2)褶皱山。(3)冰川侵蚀。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喜马拉雅山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的。第(2)题,可根据岩层的形状判断山地的类型。第(3)题,该山海拔较高,山峰独特形态的形成主要是受冰川侵蚀的结果。24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建设开发的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大或小),请说明原因。_(2)如果把乙、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发展钢铁工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_(甲乙或甲丙)间的交通问题,这需要以_条件为保证。(3)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_。答案(1)小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小(2)甲丙科学技术(3)乙丙间的直达线路需经山地,地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成本高且安全性差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平坦开阔,丙地位于山地,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有影响。第(2)题,若把乙、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首先解决甲丙之间的交通问题。甲丙之间需要跨越河流,穿越山区,工程难度大,这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