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3955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娥冤教案关汉卿第一课时(5月19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戏剧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元杂剧的知识。(2)掌握关汉卿的文学常识知识,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3)了解剧情,为课文学习做准备。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初步的戏剧鉴赏能力。(2) 欣赏作品,品味韵文的独特风采。3、 德育目标:认识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控诉贪官横行,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记住相关文学常识,总结积累。(2) 难点:关汉卿的一生坎坷不平,这和社会背景有关,应引导学生理解。教学方法与模式:双主导学。讲解、记忆、思考教学媒体:大屏幕展示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流程:一、中国古典戏曲:课

2、件展示,学生记录重点知识点。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二、元杂剧知识;课件展示,学生记录要点。、构成要素 唱词:宫调、曲牌 韵文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对白;独白;旁白;带白。 、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

3、) 净(大花脸。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三、作者(见注) 关汉卿,号已斋,元代大都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十三世纪末,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世纪。他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比莎士比亚多出将近一倍。关汉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悲剧,写得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天动地惊鬼神;他的喜剧,写得嘻笑怒骂多辛辣,妙趣横生满屋春;他的历史剧,写得历史人物如再现,豪气逼人真雄健。郭沫若说过,关汉卿能够“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他的杂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

4、社会现实,又关于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他所肯定的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表达出人民的美好愿望。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三、概括情节、 了解全剧剧情(见提示)、 欣赏京剧演唱片段.、 学生自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1)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2)10个曲牌有3个层次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

5、愿四、课堂反馈:选出不同类的项 、外;、正旦;、净;、监斩官。 、端正好;、倘秀才;、正宫;、滚绣球。 、对白;、带白;、独白;、宾白;、旁白。 、窦娥;、刽子手;、卜儿;、蔡婆婆。 (答案:、;、;、;、。五、作业:复习中国古典戏曲及元杂剧相关知识。 继续读原文,进一步了解情节结构。六、 板书: (一)绑赴刑场指天斥地 、绕过后街怕见婆婆 (二)婆媳告别、婆媳见面补叙原委 、婆媳离别悲声动地 血浅白练 、指天发誓六月飞雪 (三)刑场受戮 亢旱三年 、誓愿应验七、课后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网络课,这样有助于学生收集资料,提高提炼总结的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领会戏

6、剧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 欣赏激烈的戏剧冲突。、 能力目标:(1) 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3、德育目标:通过课文教学,使学生从窦娥所蒙受的千古奇冤中,深刻认识元代社会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的真实情况,从而激发他们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并从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中吸取精神力量。教学重难点:(1) 重点:在曲子的欣赏中,品味人物形象。(2) 难点:理解曲子的内涵,体会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教学模式和方法:双主导学,点拨、思考。教学媒体:大屏幕展示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二课时一、 导入:检测元杂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二、 分析第一部分对本部分的两支曲子进行分析学习

7、。1、端正好(1) 找一名学生朗读曲子。(2) 整体赏析:分析曲子表现了窦娥什么心理状态?提示:这时候主人公的情感是多元的,包括恐惧、悲伤,也包括受屈蒙冤的不甘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3) 重点赏析:没来由、不提防、动地惊天学生讨论、交流。2、滚绣球(1) 找一名学生朗读曲子。(2) 整体赏析:讨论曲子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效果。从曲子内容、表现形式、修辞格运用、人物性格表现等几个方面来谈。(3) 重点赏析:对其中的用典进行分析3、这一层次反映了窦娥怎样的性格? 窦娥被绑赴刑场,无情的事实轰垮了她的幻想,她从自己的奇冤大屈中认清了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她不甘心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去,她要控诉这人间的不

8、平,她要诅咒这封建统治的神圣支柱天地神祗!在这支曲词中,窦娥断然否定了所谓掌握着人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天地如果确实是公正的,为什么现实中总是那样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呢?天地不也是期侮善良者而庇护那些有权有势的坏人么?关汉卿在这里让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受害者通过窦娥的嘴巴把满腔怨恨火一般喷射出来。激烈控诉那迫害她和千千万万善良人民的黑暗现实。她对于天地神祗和命运的怀疑和否定,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否定。三、 学习第二部分:(一)分析研读倘秀才、叨叨令、这一部分开始写窦娥在拥挤中走向法场时的情景。当刽子手问她可有亲眷要见面时,窦娥的一段唱在结构上与刻划人物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照应

9、楔子中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的事; 伏下第四折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的身份为窦娥伸冤的事。 刻划人物:更突出了窦娥的满腔愤怒和满心凄苦,一个遭受千古奇冤的青年女子,临死前竟然没有一个贴心的亲人来看望她一下。、 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二)学习研读快活三和鲍老儿两支曲子:、 找一位同学朗读这两支曲子,其

10、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唱出了什么?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作者这样写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 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3、提示以下要点: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唱出了窦娥的冤情比天大,关心婆婆的感情比海深。她的自我牺牲这么巨大,而临死前的要求却如此微小。关汉卿把女主人公对于不公平世道的怨愤和对于亲人的体贴结合起来写,这样人物的性格丰富饱满了。然而这样美好的人将要被毁灭了,观众的心也被揪住了,这就充分显示出关汉卿艺术手腕的高明。四、 总结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熟读曲子。、 背诵滚绣球。五、 板书:窦娥冤关汉卿反抗的窦娥:善良的窦娥:不屈的窦娥:六、 课后记:可以充分联系以前学

11、习小说时的一些方法以及一些结论,文学体裁有区别,但也有相同之处。要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第三课时一、 导入:检查滚绣球的背诵情况。二、 第三部分研习分析:、 找学生朗读第三部分,总结出窦娥的三桩誓愿。、 思考: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血溅白链: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亢旱三年: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三桩誓愿的?(大屏幕展示)A、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B、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

12、动天地的力量。C、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提示: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很成功,表达了现实主义的意义。可以联系一下孔雀东南飞的结尾。4、齐读这一层次,品味所学内容。三、 艺术特色的探讨:、 学生讨论、交流。、 注意以下要点:、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以唱词展开人物内心的冲突(怨愤),以科白为辅助手段表现人物心情。、矛盾冲突波澜起伏感情:怨天地,激越奔放诀别,哀婉缠绵誓愿,激越奔放。五、 总结作业:a) 以窦娥悲剧探源为题,写作小短文。b) 完成练习册。六、 板书:血溅白链: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亢旱三年: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七、课后记:浪漫主义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颇值得探讨,可以设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