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13557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一、要注意天气预报和汛情,早做应对准备。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应尽早将畜禽转移到较高的安全地带,及时排水抢救。畜禽场舍应建在远离村庄、交通方便、地势高燥的场地,四周应挖排水沟。二、注意防止畜禽场对环境的污染联盟。转移的畜禽由于场地所限,往往离住民较近,而且养殖密度加大。这就需要加强对畜禽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消毒,严防各类畜禽传染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疫情的发生。三、严防洪涝灾后动物疫病的流行。这是因为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灾害造成畜禽舍大量毁损

2、,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病原易大量扩散,大量畜禽因灾死亡,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同时,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洪灾过后,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因此,容易造成一些传染病,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意义的动物疾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炭疽病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四、强化消毒意识,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洪涝灾区连续大雨,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进行卫生大消毒。五、病

3、死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诊断,如发现重大动物疫病,更要加大消毒和防控力度,并将情况及时上报。无害化处理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深埋,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在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盖厚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焚烧处理,或直接投入无害化处理池。六、要做好畜禽免疫工作。水灾发生后,要对畜禽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防疫补针,进行应急性预防接种,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免疫程序进行。七、加强疫情监测和检疫工作。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防止疫情发生。切实履行检疫职责,严格执法,实行“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