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12330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濮阳市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分析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气候,由于农作物的生长依靠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又依赖于日照时长,因此日照时长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该地主要形成于黄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方便,气候上属温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但受气候过渡带影响,气象灾害频发1-2。又有研究表明不同农作物生长期对日照时数的需求不同,因此分析濮阳市日照时数变化对不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指导濮阳市政

2、府决策、科研、科学种田等都有重要意义。1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由市统计局提供的1961XX年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等的产量及种植面积和由市气象局提供的1961XX年50年濮阳市相应农作物生长期的日照时数。在Excel的支持下,通过5年滑动平均、线性拟合回归、计算相关性等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农作物产量与相应农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濮阳市农作物产量与其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变化的相关性,为此还要将日照时数数据与主要农作物产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能够将结果显示在同一图表中,且不影响数据的原始性,应用模糊数学的中间状态存在的概念,用农作物生产对日照时数的适宜度和公式计算进行研究,

3、分析光照资源对主要农作物的满足程度。主要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的响应 日照时数与小麦产量的响应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1961XX年的50年间,小麦生长期内的日照时数在某些年份出现上升,但总体趋势依然是下降,小麦的产量在某些极端气候的年份出现产量下降,总体上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虽然在总体上小麦产量与日照时数呈现出负相关的趋势,但局部分析会发现在19641967、19831987、XXXX年,小麦产量与日照时数表现出了同步的变化,即日照时数与小麦产量同步增加或减少在XXXX年,虽然日照时数一直在下降但小麦产量一直增加。由此表明,小麦产量不是受日照时数单一因素的影响,还受降水,温度及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

4、虽然日照时数下降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一定联盟的负面影响,但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濮阳地区小麦仍然能够保证增产。从另一方面分析,濮阳市50年间小麦生长期年平均生长期的日照时数为1,根据模糊数学的概念,只要日照时数达到临界点以上就能满足生长需要,经数据分析得小麦生长期日照时数的临界点为1h,当前日照时数基本满足,所以在日照时数减少的情况下濮阳市小麦依然在XXXX年间持续增产。2.玉米产量对日照时数的响应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1961XX年玉米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这段时间玉米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却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在XX年之后,玉米生长期日照时数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没有恢复到降低前的水平。分析玉米产

5、量对生长期内日照时数的响应情况发现在19621970年二者呈现同步变化,即玉米产量和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同步升降;19701975年,二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在19871997的10年时间里,玉米产量快速上升,日照时数一直在波动,未呈现出明显的响应情况;在XX年之后日照时数明显降低,虽有过上升但幅度很小,与此对应的玉米产量却一直在增长,此外还发现1986、XX年玉米产量都很低,但2年的日照时数却相差很大。由此表明,玉米产量与生长期日照时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响应,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这种响应不能直观地反映在图中,只有在其他诸如降水、积温、栽培管理技术等因素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较好的反映,因

6、此研究玉米产量与生长期日照时数的响应关系对指导玉米生产,预报农业灾害是很有必要的3。在濮阳市近50年玉米生长期平均日照时数为h,达到550.h,根据模糊数学中间状态理论及上述分析可以认为:虽然近些年日照时数出现了不利于玉米生产的变化趋势,但通过改进栽培技术,选择良种仍然能够保证玉米产量。2.棉花产量对日照时数的响应从图3可以看出,濮阳市日照时数变化与棉花产量呈现双峰或双谷值正相关,即日照时数下降,棉花产量下降或日照时数上升,棉花产量上升。但近50年日照时数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总体呈负相关,即日照时数总体趋势在下降,棉花产量的总体趋势在上升。但有研究表明当棉花生长期日照时数大于000 h才适宜棉花生

7、长,当日照时数低于100 h不利于棉花的生长。近50年来,全市棉花生长期年平均日照时数是h,且自XX年开始,棉花生长期日照时数一直在下降,在XX年出现最低值944.h,这已无法保证棉花生长需要,因此濮阳市棉花生长期内日照时数下降,对全市棉花生产弊大于利,虽有增产但主要得益于栽培技术的提高,从气象学的角度而言濮阳市不适合种植优质高产皮棉。建议 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农业是受气象变化影响最明显的产业,随着近些年工业发展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应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各地气候变化情况及主要农作物生产需要研究日照时长、光照强度、降水、积温等变

8、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终实现能够在气象预报准确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可能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应对3-4。3.加快农作物育种速度,提高栽培技术根据以上分析,日照时数等其他气候因素正在朝着不利于农作物生产的方向变化,照此趋势,现有的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必将无法保证作物优质高产。因此,农业科研部门应加强主要农作物的品种选育工作,培育抗逆性强,能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5。同时,加快新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人为因素干预作物生长期间的日照时数,温度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