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063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题(本试卷总分为100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交通线、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C河流、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可能最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家具制造 B丝绸纺织 C奶

2、酪生产 D甘蔗制糖4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BM城市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DN城市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图完成56题。5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6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ABC BBA

3、C CBCA DCAB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结合“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东、中、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东部地区科技水平高中部地区外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交通落后西部地区资源短缺A B C D8“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减缓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加快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A B C D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

4、,“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A调整产业结构 B加剧环境污染C缓解能源紧张 D促进资源开发10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B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C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D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5、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 东线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中线调水水质更好 中线可基本实现自流AB CD12在南水北调过程中,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限制沿线重化工业发展,防止水污染 长江枯水期停止调水减少沿江企业用水,满足北方发展需求 倡导节约用水AB CD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读图,完成1314题。13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是因为()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

6、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14为促进图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15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16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

7、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 C D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回答1719题。17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气候冷湿地势低平,不利排水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较多,降水较多 植被稀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A B C D18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江平原湿地发生怎样的变化()A湿地数量增加 B湿地面积减小 C湿地质量下降 D基本没有变化19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荒垦殖 B气候变化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2021题。20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

8、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2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下图为19782006年稻谷、小麦、玉米生产的MI指数值变化图,图中MI指数值越大,表示农作物空间集中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读图,完成2223题。22据图判断()A稻谷种植区域越来越集中B稻谷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C集中程度变化最小的是小麦D玉米的集中程度一直低于小麦23造成稻谷MI指数值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科学技术进步 B市场需求量增加C交通条件改善 D工

9、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读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2425题。24图中说明,北京市()A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25北京市区域人地关系正向_方向发展()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严重不协调 D高水平协调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分析回答2628题。26.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27.由图可知()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B甲、乙、

10、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乙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28.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除产业结构差异外,还存在的主要发展差异有()东部城市化水平不如中、西部高东部工业化水平高于中、西部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低A B C D读图,回答2930题。29.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洞庭湖湖水变浅C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D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30.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

11、取直工程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3132题。31.图中附近的农业带是()A乳畜带B玉米带C春小麦带 D混合农业带32.图中数字代表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A B C D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对比分析,完成3334题。3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3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

12、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5题。3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BCD二、综合题(共3题,共30分)36.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西电东送”工程三条线路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6分)(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8读珠江流域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6分)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鄂尔多斯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