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0959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娥冤教案元关汉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剧情,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戏剧的主题;鉴赏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梳理,把握剧情;品读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古代戏曲的曲词美;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体会其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教学重点把握剧情,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和戏剧的主题。教学难点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

2、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头禅:“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是什么人?她因为什么受冤?冤到什么程度?什么使她受冤?今天我们就来鉴赏品味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二、知人论世关于作者1、学生结合教材注释及优化探究第3页【走近作者】了解关汉卿。2、教师补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从优化探究第8页四题就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所作杂剧六十余

3、种,大都散失,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都流传很广。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产生了很大影响。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景仰。三、介绍戏剧发展情况和元杂剧的有关知识1、戏剧发展简介(参看优化探究第3页“戏剧的发展过程”)戏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出现的反映农牧业生活的歌舞和随后盛行的巫风,从诗经和楚辞的有关记载来

4、看,已包含了萌芽状态的戏剧因素。春秋、战国之际俳优的出现,也可看做是戏剧的萌芽。西汉时期角胝(即百戏)盛行,广泛地汇集了民间的表演艺术,已有戏剧性故事的演出,如东海黄公等。很晋南北朝时期,“拔头”“代面”“踏摇娘”“参军”等表演艺术形式颇为流行,为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唐至宋是我国的形成期,唐参军、宋杂剧、金院本已渐具戏剧的雏形,角色增多,且有专业剧团,并出现了目连救母等连本戏,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出现了戏曲艺术的高潮元杂剧。由于文人作家的加入,剧本更进一步成熟,行当齐全,表演形式多样。明清传奇是我国戏曲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由元杂剧的四折成为多出,由一个人主唱改为多人

5、同台演唱,形式多样,且篇幅宏大,题材广阔,情节曲折,词采丰富,人物丰满。清朝末年,各种地方戏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并且形成融百家之长的京剧。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剧种更是姹紫嫣红、开遍神州。国家成立了戏曲学院,文化部设立“梅花奖”等奖项,中央电视台专门辟有戏曲频道,戏剧艺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2、元杂剧有关知识(参看优化探究第3页“元杂剧知识”)折、楔子和本杂剧剧本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5本21折。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

6、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戏。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楔子,只唱一两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待,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或联络,与后来的过场戏相类。角色行当角色与行当同义,是中国戏曲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品质与性情等因素综合概括出的各种性格类型。与此对应,赏也根据自己的应工分为不同的行当。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7、。旦是女角,除了正旦的女主角,还有小旦、贴旦(可省作贴,一般为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等配角;末是男角,正末为男主角,外末(正末之外的男角)、冲末(开场之末)等为男配角;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般为性格刚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派人物。元杂剧中原没有“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参照南戏增改的。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小男孩)、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等。杂剧剧本通常只在人物第一次出卖时写明“旦扮”或“末扮”,以后则只标角色,不注人名。这是在阅读剧本时要预先了解的。曲词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

8、用以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交待剧情,具有抒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简言之,曲词由宫调、曲牌、韵文三部分组成。杂剧剧曲的编排有一定的程式,四折戏用四个套数,每个套数都有固定的宫调。元杂剧菜用九个宫调,即所谓“五宫四调”: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每个宫调下都统帅着若干曲牌,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与之配合的文词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格律。曲(韵文)比诗词韵脚繁密,一般句句押韵,而且每套都要一韵到底,不得换韵。曲文创作就是在一定的音乐框架中“填词”,必须遵守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数以及平仄格律等定式,这与宋词的写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曲文与曲乐的配合有一定

9、的灵活性,因此可以随时增添衬字、衬句,也可减字减句。因此杂剧曲文显得灵动活泼,口语性很强,实际上是一种解放了的新诗体。宾白元杂剧中的道白,称为“宾白”。杂剧道白的样式很丰富,除了对白、自白,还有“带云”(歌唱中附带的说白)、“背云”(旁白)、“内云”(后台人员或角色与台上角色的对话)等。这些都属于口语化的散文白,与此相对,还有韵文白。如上场诗、下场诗以及常见插入的通俗诗词,就都是由人物当场念诵的。可以说后世戏曲的各种道白形式,在元杂剧中已是应有尽有。科范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作“介”,或通称科介。元杂剧中的科,一是指规定某种特殊的情

10、感表演,如“做忖科”,即做沉思的样子;“做哭科”“做笑科”,就是要求进行哭或笑的情感表演;二是指某种特写的舞台音响效果。如汉宫秋中的“内做雁叫科”、窦娥冤中的“内做风科”,就是要求后台根据剧情制造出雁叫或刮风的音响效果。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人微言轻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四、简介窦娥冤剧情(参见优化探究第4页“文本解读”)父

11、将窦娥来抵债蔡婆讨债赛卢医恶人赖债害人命张驴父子救蔡婆父子逼人成婚配(窦娥不从)张驴设计害蔡婆张父食毒归西天张驴逼婚挟窦娥(窦娥不从)张驴诬陷告州官昏官不察定娥罪窦娥刑场发誓愿三桩誓愿皆应验五、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剧情,为深入探究做好准备六、探究交流1、窦娥一生的不幸遭遇剧作中窦娥可以说是苦命的化身,她三岁丧母,七岁时父亲用她抵债,给蔡婆做童养媳,十七岁和丈夫完婚,还不到两年丈夫就去世了,最后更被流氓恶棍纠缠、陷害,上人命官司,终于含冤被斩。剧作者把一连串的不幸遭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产生浓厚的悲剧效果,极大地引起人们的同情。(归纳:1、三岁丧母;2、父女分离;3、丧夫打击;4、流氓

12、欺压;5、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2、“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3、从窦娥的遭遇看元代社会状况。放高利贷的现象。流氓恶霸的横行。官吏的贪赃枉法。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七、课堂小结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几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个人好比一个个“大头针”,一旦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无论如

13、何也摆脱不了环境对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八、布置预习熟读第三折,重点品味【端正好】和【滚绣球】等曲子,初步感知窦娥的形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讲解了元杂剧的有关知识,初步理清了本剧的故事情节,并且感受邓窦娥一生的遭遇,并讨论、分析了窦娥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背景。这节课我们将在戏剧语言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一个善良的女性、一个弱小无助的寡妇在流氓恶棍和贪赃枉法的昏官的迫害下,怎样一步步沦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女性、成为不朽的舞台形象,深入挖掘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探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二、问题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1、窦娥的人物形象分析。窦娥被父亲抵债做蔡婆婆的儿

14、媳,却丧夫早寡,她与婆婆的关系如何?窦娥为什么会被屈打成招?窦娥与婆婆“诀别”的场景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明确: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善良、孝顺、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处境孤立,她表现如何?张驴儿进而要挟窦娥,她又是怎样应对的?对簿公堂时,窦娥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三次,她是用什么样的行为来回敬衙门和张驴儿的?明确: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有主见、刚强的性格特点,但支撑其意志的却是封建的天命观和“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戒律。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

15、便构成了对天地鬼神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做能够证实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事物,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当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2、为什么窦娥的悲剧能够如此感天动地?(或:“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的对比”。)明确:窦娥又是一位在道德上近于完美的青年女性,善良、安分原本是她的性格中的主要方面,在和越来越强大的敌对面的斗争中,她的性格中的清醒、有主见、刚强才突出了出来,可是这些不但不能够让她摆脱厄运,由于社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反而把她推向死亡。如她任官府怎样严刑拷打,都不肯含冤认罪,可为了避免官府对婆婆用刑,她主动屈招。她的善良、刚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她的死期也定了。又如,她很清醒,有主见,坚决不肯嫁给张驴儿,即使在张驴儿用人命官司要挟她时,她也不为所动,情愿和张驴儿“见官”。应该说,她的这种做法是正确、果敢的。可是官府并不清正廉明,却是流氓恶棍的帮凶,不分青红皂白将她送上法场。这种个人的道德完美和社会黑暗现实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冲突,是这出悲剧具有浓厚悲剧效果的又一个因素。此外,剧作结构精巧,使情节紧凑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