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0761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7)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单选题1.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共和国统治,万民法颁布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2.“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

2、.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3.根据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C.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4. 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C.罗

3、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5.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6.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

4、数为准;如果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7.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8.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5、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D.按律量刑,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9. 恩格斯说:“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判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此时的罗马法是(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十二铜表法10.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

6、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11.许多人认为,古代希腊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古罗马法学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是中肯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古希腊哲学家的眼中,哲学至高至纯,是不存在专门的法律分支的。因此,如果没有古罗马法学家有意识的努力,精深的希腊哲学是很难转化成庞大而严谨的法学体系的。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古希腊哲学是古罗马法的基础B.罗马法辉煌的成就主要源于古希腊的哲学C.罗马法是古希腊哲学的分支D.罗马法是对古希腊哲学的继承与发展12.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板之上

7、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有一些习惯法是成文法是公民法是万民法A.B.C.D.13.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B.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14.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

8、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 )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A.B.C.D.15.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D.开创了以罚代法的先河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

9、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帽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

10、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依据材料

11、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了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 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材料二

12、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1.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3.你认为罗马法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有现实意义的价值理念是什么?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

13、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摘自朱汉国主

14、编历史(人民出版社)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由“皇帝”可知罗马已经进入帝国时代,罗马统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可知罗马法不断充实。2.答案:B解析: 审题 题干 定时空:考查古罗马法;抓关键: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突破了限制,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法律有漏洞可钻,说明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是不够严密的 分析选项 A项 虽然妇女的财产权有所增长,但其地位与男子相比,还远远称不上“平等”,与题干材料不符 排除 B项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突破了限制,说明法律有漏洞可钻,符合题意 正确 C项 材料表达的意思是妇女利用漏洞获继承财产,这种继承本身不符合公民法的本意,只是钻了程序的漏洞 排除 D项 罗马帝国时期,主要体现了“万民法”的灵活性,混淆了公民法和万民法 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征 3.答案:B解析: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公民法的代表,在公民群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