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07523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知识经济是指以对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它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的知识和发达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新的经济形态。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的。经济形态的变革必将对传统的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对传统的会计提出新的挑战。一、以三大财务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会计”从产生到现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三大财务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会计以财务报告为内容、资产

2、报告为核心、财务报表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这种报告模式基本能适应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能起到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作用。但是,随着世纪末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股份制及知识产业的兴起,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说都大大提高了,信息使用者已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的了解,他们还要求了解企业未来的、非财务的信息。比如,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使用者会更加关心企业所占有的知识、技术和无形资产的种类、先进程度、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程度,而且他们对知识和技术的未来收益比对其历史成本更关心。可是,传统会计报告对这些信

3、息的报告相对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信息在会计报告中根本不提,这便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概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可行的决策。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说,传统的会计报告模式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了,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必然会导致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基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特色以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会计报告模式应作相应的调整:增加金融工具及无形资产等重要项目的报表或在表外作详细的表述、披露。这些事项具有前瞻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特点,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热点,因此不能像传统会计报告中只在表外作金额、数量、历史成本的披露。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经

4、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应是企业会计报告披露的重点内容,这种披露应包括每类无形资产的成本、科技含量、预期收益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的信息。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非财务信息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这些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了解企业现在和预测企业未来的作用是很大的,这些信息主要包括:经营业绩信息、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等。对企业有利或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影响不大的信息,企业可自行决定披露与否。二、知识经济要求把人力资源信息作为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资本、固定资产等,人力资源只是实现由原料到产成品的踏板。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源在

5、知识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因此,如果不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公允性、适当性和充分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源在生产中地位的提高,应对这个时代的会计报表作适当调整:调整报表内容。单独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或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人力资产的信息,在“损益表”中设人力资源收益、成本及费用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等信息。在表外披露相关信息。如: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披露,不仅反映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还能反映出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三、知识经济迫切要求企业披露其社会责任方面的

6、信息与知识经济并驾齐驱的是世纪年代以来形成的另一种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其特点是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沿着持续健康的轨道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经过工业经济时代一百多年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由于这个时代人们盲目地追求资源的开发、产品产量的提高,不注意资源的经济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人类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使孕育自己的“摇篮”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就迫使人们将经济发展模式转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不仅利用

7、科学技术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而且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能。二者相互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由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联系,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消耗、人员消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计量,以此为依据做出应有的补偿,并对这些信息予以披露。这也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原因。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发挥其核算、反映和监督的职能,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清楚自身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了解自己应为其行为负多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对这些信息的披露,使信息使用者能对企业了解更加充分,这对其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决策者应该

8、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相应的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四、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信息真实、充分和及时性的挑战合理可行的决策必须以真实、充分、及时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科技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致使知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频繁,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加大了决策者的决策风险。企业报告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的,而我国的“准则”还不很完善,且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它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在其指导下形成了我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定期报告为内容的会计报告模式。这便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需要灵活、及时的信息相矛盾。这也要求会计报告模式进行相应的变化:根据企

9、业及行业的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在原会计年报、月报的基础上,增加“周报”甚至“日报”,也可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灵活的“不等距”报告。从充分性的角度来说,企业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如: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数字信息、文字信息、表格信息、图形信息等,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时间跨度来说,企业还应提供几年或一定期间的会计报告。这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从宏观上对企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报告“价格变动”信息。传统的会计报告以“货币计量”为前提,且不考虑价格变动问题,这样,在物价变动时,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和“可比性”。因此,物价变动时应提供相应的“物价变动财务报告”。五、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手段及形式的挑战传统会计报告采用“手工、笔录”的手段、“书面”报告的形式,严重限制了信息报送的及时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与传送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采用传统的书面报告形式外,还应采用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随着会计软件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日益盛行,企业在记账的同时,也完成了会计信息报告的大部分工作,会计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送到信息使用者的手中。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